在体教融合理念的指引下,体育已不再是课程表上的一个名词,正成为滋养生命的澎湃动能——
统筹/策划 吴志斌 全媒体记者 蒋月阳 穆盛娟/文 范世平 腾达/摄
上午9:40,阳光正好。随着连续的警报声响彻校园,莒县城阳街道第二中学的操场瞬间沸腾——
不到3分钟,全校2000余名学生整齐划一地站在操场上,各班班长举着代表班级荣誉的旗帜站在队伍最前方,多彩的旗帜在阳光下跳跃成流动的彩虹。
这不仅是每日例行的40分钟大课间,更是一所基层学校践行“体教融合”理念的生动课堂。
“四育”一体,让阳光大课间充实有活力
“请同学们注视前方,这是我们学校的校徽,它代表着向阳生长的力量……”“阳光大课间”活动的第一项,是对学生进行爱眼护眼教育。校园广播中配入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学生注视主席台校徽,接受阳光校园文化教育。
紧接着,学生们又在广播的带领下将目光转向迎风招展的五星国旗,接受革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之后遥望天空,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全体学生振臂高呼校风校训口号,进行军训队形队列演练,接受国防教育……
上述环节完成后,欢快的音乐声随之响起,同学们跳起了有节奏又富有时代感的校园舞,青春的舞姿展示出阳光学子蓬勃向上的精气神。校园舞结束后,各班迅速变换队形举行小班会,并进行励志教育—— 一天的阳光大课间充实又洋溢着朝气活力。
“我们充分挖掘学校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大课间,进行集安全、励志、国防、体育四育于一体的‘阳光体育’大课间特色活动。”莒县城阳街道第二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殷会利介绍,他们将平常的集合铃声换成“安全逃生演练”,通过这个环境强化学生安全防范意识,锻炼学生逃生自救能力。
殷会利介绍,设置激昂宣誓环节的目的,则是在学生心底埋下一颗“国防教育”的种子,通过让全体学生以方队队形进行全方位的军训科目展示,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了对学生军事化的管理和要求。
而在“阳光体育运动”环节,则是带领学生们伴着优美的音乐,跳起活力四射校园舞,充分享受阳光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最后的励志教育环节里,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明白学习的真谛,激发大家自主学习的动力。
打造“阳光教育”,让全环境立德树人理念落地生根
“作为我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针对‘四育一体’有机结合的大课间活动已经建立起长效机制和相应的应急预案。”殷会利介绍,阳光大课间已成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有力推动了学校全面、健康、安全、和谐发展。“四育一体”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学校校风、校纪的集中反映,也是学校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更是巩固和提升体育锻炼成果,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精细管理,精心育人,因材施教,多元发展”的教育思路,围绕“阳光教育”理念,以阳光体育为载体,大胆探索和实践,全面实施体育特色教育,充分挖掘学校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大课间,开展集安全、励志、国防、体育“四育”于一体的“阳光体育”大课间特色活动,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学会阳光、自主、合作、探究,实现全环境育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40分钟的阳光大课间,既把爱党爱国、理想信念、国防、校园文化、励志、护眼爱眼教育和体育教育融合起来,也激发了育人活力,让学生体验到“四育”成功的喜悦以及合作的重要性,构建起了全环境育人课堂。学校也将继续深化和探索“四育一体”大课间活动,使之更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发展特点,真正构建出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基的阳光大课间模式。
阳光活力,绽放校园。每当孩子们红扑扑的脸庞上蒸腾着热气,我们在这片跃动的海洋里能清晰看见:在体教融合理念的指引下,体育已不再是课程表上的一个名词,正成为滋养生命的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