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昱茗
当前,我市即将进入暑期高温时段,溺水事故进入易发期、多发期。保障广大青少年生命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各级部门、广大家长及社会各界必须时刻绷紧防溺水这根弦,强化责任担当,密切协同配合,全力织密筑牢青少年防溺水“安全网”。
家庭监护是首要防线。青少年天性活泼好动,对潜在危险认知不足,对水域风险警惕性不够。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必须切实履行好安全教育和看管职责,精准掌握孩子外出动向。要坚决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严禁孩子到水库、池塘、河渠、深水潭等危险水域玩耍、戏水、游泳。同时,家长自身要以身作则,不带领、不组织孩子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活动,为孩子树立安全榜样。
学校教育需贯穿始终。学校是青少年安全教育的主阵地,防溺水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暑期虽至,安全教育绝不能“放假”。各学校要持续通过家校联系群、班级群等渠道,及时向家长推送安全警示和提醒,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责任。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发布防溺水知识、警示案例,推动安全教育入脑入心,确保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社会协同要齐抓共管。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需要凝聚全社会力量。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负起属地管理责任。要加强对重点水域、危险区域的巡查管控,设立完善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和必要的防护隔离设施。相关部门要紧密联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将暑期防溺水工作作为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内容抓实抓细。社区、村居等基层组织要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做好青少年防溺水工作,是守护千家万户幸福安宁的必然要求。唯有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同心协力,各尽其责,切实把各项防范措施落到实处,才能最大限度遏制溺水事故发生,为全市青少年平安快乐度过暑假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