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隋言晨
此时,万物步入最蓬勃的生长时节,田野间,农作物在充足的光照和高温下快速生长,水稻拔节孕穗,玉米抽雄吐丝。初伏也将在本周日悄然来临。
初伏又称头伏,是“三伏”之一,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初伏的到来,意味着暑气积聚,万物在高温下蓬勃生长,同时也进入了最为繁茂的阶段。
初伏有着丰富的传统习俗,北方地区素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而在南方,部分地区有吃童子鸡的习俗,以增强体质,抵御暑热。此外,还有“晒伏姜”“喝伏茶”等习俗。
初伏时节,物候呈现出鲜明的盛夏特征。那么,本周我市天气如何呢?7月13日下午,日照市气象局发布气象信息服务周报显示,预计本周我市多分散性雷雨或阵雨天气,15日夜间全市有中雨,雨量分布不均,局部雨量可达大雨或暴雨。本周气温较上周有所降低。
初伏时节,高温与潮湿交织,人体的阳气浮于体表,而脾胃功能相对减弱,此时养生需遵循“外避暑热,内调脏腑”的原则,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多方面进行科学调养。
饮食上,应以健脾祛湿、益气养阴为核心。多食用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薏米、芡实、山药、白扁豆等。此外,初伏时节可适当食用一些酸性食物,如山楂、柠檬、乌梅等。酸味食物能敛汗止泻、生津解渴,有助于缓解因出汗过多导致的耗气伤阴。同时,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可选择瘦肉、鱼类、豆类等优质蛋白。
在饮品方面,绿豆汤、酸梅汤依旧是消暑佳品。也可自制荷叶粥,将荷叶煎水取汁,加入大米煮粥,清香可口,能清热解暑、升发脾阳。
起居方面,要格外注重防暑降温。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气温最高的时段外出。室内可合理使用空调降温,但温度不宜过低,保持在26—28℃为宜,且空调风不要直接对着身体吹,以防风寒入侵。同时,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因长时间处于密闭的空调环境中而患上“空调病”。
保证充足且规律的作息时间至关重要。应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适当晚睡早起,但睡眠时间不宜少于7小时。中午可小憩30分钟至1小时,能有效缓解疲劳,恢复体力,提高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初伏运动要秉持“适度、适时、法”的原则。避免进行过于剧烈、长时间的运动,以防出汗过多导致脱水和中暑。可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一些舒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八段锦、太极拳等。
高温天气容易使人情绪烦躁、焦虑不安,初伏养生更要注重情志调节,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对于抵御暑热、维护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可通过听舒缓的音乐、阅读书籍、练习书法、绘画等方式陶冶情操,放松身心。也可选择在傍晚时分,到公园、河边等环境优美的地方散步,欣赏自然景色,舒缓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