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尚秀丽:为黑陶文化之火添薪

  全媒体记者 陈德凝

  黑陶,人类远古时代就创造的奇迹,它胎薄如纸,承载着龙山文化的厚重;它色沉如夜,折射着华夏文明的曙光;它声脆如磬,回荡着东夷先民的智慧低吟。她——以泥为魂,以烈焰为魄,以陶轮为笔,从泥到器,是匠人与时间的对话,更是泥土的重生。
  “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黑陶这一大自然的恩赐蕴藏着先人的智慧,传承着5000年的历史文化。
  日照是黑陶的家乡。
  随着时代变迁,黑陶的制作和用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日照,依然有许多非遗传承人坚守着这份古老的行当,黑陶技艺,薪火相传。

  盛夏时节,一个村落里的一间老屋,日照黑陶在这里焕发出新的生机。这里就是尚意陶艺坊工作室。走进工作室,惟妙惟肖花草虫鸟、线条优美的笔筒、典雅大方的花瓶……数不尽的黑陶工艺品映入眼帘,品类繁多却不失精致,各有千秋。
  “选泥、晒土、浸泡过滤、沉淀缩水、制泥、制坯、晾坯、修坯、压光、刻花、干坯、烧制、出窑雕刻……从一抔黄土到案间的一件艺术品,黑陶的制作需要历经几十道手工工序。”一说起黑陶,尚意陶艺坊的创始人尚秀丽立刻就打开了话匣子。
  日照黑陶始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5000年,两城、丹土等遗址出土的器物为典型代表,以“薄如纸、亮如漆”闻名。明洪武年间有信史记载,民国设有机构管理。新中国成立后,日照黑陶得到了健康发展,现代形成多系列品种,成为研究古文化的重要实物。
  “我自幼受家庭的熏陶,对陶瓷有着浓厚兴趣,正式从事黑陶制作是1991年。”尚秀丽回忆。 1991—1997年,在日照市河山镇黑陶艺术厂学习黑陶制作期间,尚秀丽为了掌握黑陶制作的雕刻技艺,边学习边钻研,不断研究与创新,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结合自己的实践,摸索研制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黑陶,经过厂内多种比赛胜出后带徒雕刻。
  成果初见,欣慰之余,尚秀丽又有了新想法。
  “将黑陶技艺传承下去,让这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古老技艺,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延续。”秉承这一信念,尚秀丽一次次烧出产品,又一次次亲手毁掉,汗水和着泥巴,泪水伴着疲惫……但就是凭着天赋和韧性,尚秀丽边干边学,边实践边改进。
  经过几年的沉淀,尚秀丽逐渐总结出浅浮雕技法,把圆雕,浮雕,半浮雕,平雕,镂空,影雕,硬刻等众多工艺艺术应用到黑陶上,尤其擅长浮雕,浅浮雕,堆塑等工艺。题材上,无论花鸟,人物,山水,走兽和各类吉祥图案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利用新技术,新科技,遵循自然造物之规律,让古代的工艺焕发新春。传统柴烧烧出来的器物,体表的色泽来自土胎,火候与草木灰的交融,尚秀丽采用日照当地天然黏土与黏土石为配料,延续古法烧制工艺,研发出高硬度的柴烧黑陶壶系列及柴烧主人杯系列。黑陶壶含有大量的活性炭离子,具有双气孔和海绵气孔结构,透气性强,能净化水、软化水,用黑陶壶泡茶,可使茶味道浓郁,清香四益,茶汤口感非常绵柔香醇,可以冲泡各种茶叶,且不串味,通过了国家检测中心的检测。
  古老而青春的黑陶,从最初满足生活实用需求,到如今成为兼具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的珍品,精益求精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贯穿其中。
  凭借对黑陶艺术专注执着,尚秀丽对每一道工序反复打磨,从原料筛选到拉坯塑形,从雕刻装饰到烧制定形,一丝不苟。其中,雕刻和装饰的环节,是黑陶由平凡走向非凡的关键。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有装饰性黑陶,也有实用性黑陶。有文人墨客所用的画缸,卷筒,文房四宝,也由私人定制的主人杯茶具系列。既以古朴纹理状点生活,又能化身日常器物,在三餐四季中承载着生活的温度。
  近年来,尚秀丽的黑陶技艺更加炉火纯青。她不仅把黑陶做精做细了,而且通过多年的研制,采用封窑烟熏的渗碳工艺,改进窑室,提高了窑室温度,研发出高硬度的精品黑陶。
  2017年5月,她的作品《生命乐章》“系列荣获第五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精品奖金奖;2017同年9月,作品《捷报频传》荣获山东民俗文化博览会交易会金奖;2018年5月,作品《一品清廉》在第十一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精品奖金奖;2019年4月,作品《喜上眉梢》获得2019年第十一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2020年7月,作品《梅兰竹菊》四君子画缸,在第十二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2021年5月,作品《惠风和畅》在第十三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荷花杯”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金奖;2022年8月,作品《高风亮节、竹报平安》获得第十四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首届“山东手造”精品展上荣获“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金奖”……
  岁月洗礼,硕果累累。尚秀丽先后荣获“山东工艺美术行业技术能手”“山东省轻工系统首席技师”等称号。
  在事业取得各方面成功的同时,作为黑陶烧制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尚秀丽主动担当,又开始思考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黑陶文化,让传统技艺后继有人、发扬光大。于是,她通过各种方式,从校园讲座到社区活动,参与各类展示展演活动,且开设公益培训班,培训学生百余名,带领学生研创了大量的优秀黑陶作品。
  “黑陶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的制陶技艺丰富多彩,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黑陶既属于过去又属于未来,传承与创新的力量不断延续,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代代制陶人不断努力下,中国黑陶一定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勇于探索不断赋予新的生命,新时代文化载体,让古老的黑陶薪火不断,让这一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古老技艺,在华夏大地上永放光彩,是我们的使命。”站在黑陶文化的长河眺望未来,尚秀丽有了新的设想。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4 版:文化】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尚秀丽:为黑陶文化之火添薪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