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山大第四次获得月球科研样品
不久前发布全球首个“月球镁环检测报告”

  日前,中国探月工程发布消息称,国家航天局批准向全国25家科研机构发放第九批月球科研样品,山东大学在此次发放名单之中,这是山东大学第四次获得月球科研样品。从不久前发布全球首个“月球镁环检测报告”,到再获月球科研样品,中国探月工程样本研究体系再添齐鲁力量。
  随着山东大学再次入围,山东大学行星科学团队课题组长凌宗成教授成为三次使用月球科研样品的责任人。据了解,凌宗成长期从事月球与行星科学领域的研究,带领山东大学行星科学团队深度参与我国探月工程、“天问”行星探测工程等国家重大深空探测任务。团队成员以行星遥感与光谱学为主要研究方向,以行星表面/次表面物质组成和地质演化为主题,采用国内外行星探测尤其是我国自主返回的遥感和就位探测数据,解译行星物质成分分布和地质演化规律,利用各种高精尖实验设备分析陨石和返回样品,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
  今年7月,山东大学行星科学团队牵头完成并发布全球首个“月球镁环检测报告”,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
  研究团队通过对返回样品的精细分析,发现“镁环”物质其实主要是一种由斜长石和低钙辉石构成的亚铁苏长岩。这种矿物组合与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早期撞击熔融岩的成分差异明显,这一发现为研究月球深部物质在巨大撞击下“翻涌上来”、重新混合并冷却定型提供直接证据。此外,研究还发现其成分与月球正面截然不同,其中几乎不含橄榄石和钛铁矿。
  这份“月背检测报告”,不仅是首份对SPA镁环矿物组成的实物研究成果,更是人类首次以实物样品为基准,验证月球卫星数据的尝试。“这次任务,就像是在月球最古老的岩层中采集了一片拼图,让我们离完整的月球演化图景又近了一步。”研究第一作者、山东大学博士后曹海军说。

(大众日报)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8 版:看齐鲁】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山大第四次获得月球科研样品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