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范开元 通讯员 盛子芸
8月3日清晨5点,当城市仍在沉睡,万平口的海岸线已悄然苏醒,天色微蒙,海风中夹杂着一丝凉意。一群特殊的身影——— 身穿“蓝马甲”的志愿者,已经汇聚于此。他们是“与初光同行”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者,从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到即将步入高三的青年,再到陪伴孩子的家长,他们选择用一次特别的行动,迎接东方的第一缕阳光,守护这片金沙滩的洁净。
晨曦课堂
亲子携手播种公益心
5点10分,当游客们的目光紧紧追随海平面上逐渐显露的瑰丽朝霞时,志愿者们已经弯下腰,开始了他们的工作。他们手持夹子和垃圾袋,仔细巡视着广阔的沙滩,不放过任何一个被遗落的纸屑、塑料包装袋,甚至是藏在细沙中的烟头。
5点29分,太阳终于刺破云层,将万丈金光洒向海面,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叹与欢呼。面对这壮丽的景色,志愿者们也只是匆匆抬头,用手机记录下这“与初光同行”的瞬间,便再次投入到净滩行动中。
“多参加公益活动对孩子有意义,这也是第一次带他们看日出。”志愿者崔健的话语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他带着六年级的儿子崔潇麟和三年级的女儿崔濛予,在沙滩上仔细搜寻,将净滩行动变成了生动的“晨曦课堂”。
身着校服系着红领巾的崔濛予格外认真,小脸满是专注:“不累!”飘扬的红领巾与初升的朝阳相映,成为沙滩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一位常年参与高速志愿服务的父亲徐杰,特意为女儿徐渝惠报名这次活动:“让孩子从小体验做有意义的事,未来才会成为有担当的公民。”
青春初体验在奉献中寻找光的方向
一个半小时的辛勤工作,换来的是被汗水浸湿的衣衫和一个个装得鼓鼓囊囊的垃圾袋。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完成了对这片海洋最深情的守护。
在这次活动中,一群年轻的面孔尤为引人注目。对他们而言,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志愿服务,更是一次深刻的成长体验。
陈浩铭是一名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这个暑假,他没有选择补习班或娱乐,而是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了这次志愿活动的招募信息,并主动报了名。“暑假时间比较多,正好也没有找到暑假工,看到这个招募就想来尝试一下。”他坦言,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校外的志愿服务。
为了这次活动,他凌晨4点就起床,独自骑车前来。当被问及感受时,这个略带腼腆的大男孩说:“挺好的,之后还想来参加。”从最初为了“打发无聊”的尝试,到亲身体验后的认可,这次“与初光同行”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名为“社会责任”的种子。
“第一次拿到志愿服务证书,心情很激动!”在活动结束后的签退点,即将升入高二的日照一中学生徐渝惠拍下了写有自己姓名的证书。证书上,“感谢您用青春热情让这场公益活动充满力量”的字样,在晨光映照下格外醒目,映衬着年轻面庞上收获的喜悦与自豪。对她而言,这次经历与以往和家人单纯来看日出完全不同。亲手为守护美景付出一份力,让眼前的日出变得更有分量。
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激励,见证了他们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也记录了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价值的宝贵瞬间。 (下转04版)
与光同行
千次弯腰擦亮城市金名片
“与初光同行”志愿服务活动由日照团市委、市志愿者协会联合市文旅集团发起,旨在通过全民参与的方式,共同维护景区的优美环境,提升游客体验。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广泛的社会动员和群众基础。
“本期我们面向全市招募了50名志愿者,实际参与者达到近百人。”团市委工作人员介绍。为确保安全,“未成年参与者需监护人全程陪同”的规定,在无形中促成了众多温馨的亲子志愿场景。自端午节启动以来,“与初光同行”已成功举办十期,每期招募规模稳定在百人左右。活动时间设置在日出时间,让志愿者与景区保洁人员相互配合,既保障了日间游客的最佳体验,也让青年志愿力量成为维护万平口景区碧海金沙的重要补充。
当第一缕朝阳的金辉跃出海面,那些在日出时分躬身忙碌的年轻身影,用汗水诠释了另一种“追光”的意义——— 他们俯身拾捡、默默守护的,不仅是眼前这片迷人的海岸线,更是城市文明深处生生不息的青春脉动。
这次活动不仅清洁了沙滩,更是在每一位参与者心中播撒了爱护环境、奉献社会的种子。从清晨的微光到喷薄的日出,这些“追光者”用行动证明,个体的微小力量汇聚起来,足以成为照亮城市文明的熊熊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