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乡 下 日 子
图片
图片
  

徐静
  日头挂在天上,像个烧红的铁饼,把田埂晒得发烫,连空气都带着股焦灼味。灶上灶下腾着白气,跟蒸笼似的,可要说做饭,那点热劲早被掺和着的乐呵冲淡了。
  院角的丝瓜藤顺着竹竿爬满了墙头,巴掌大的叶子绿得发亮,藏在叶间的黄花趁人不注意就绽开了,引得蜜蜂嗡嗡地绕着转。盆里泡着刚摘的番茄,红扑扑的,顶蒂还带着点绿,瞧着就娇俏。水龙头下冲一把,水珠顺着圆滚滚的肚皮往下滑,顺手捞一个塞进嘴里,酸溜溜的汁水在舌尖炸开,混着点阳光晒出来的甜,解渴又开胃。切茄子更没正经,菜刀“咚咚”剁着,边剁边往嘴里塞边角料,生茄子有股子清清爽爽的淡甜味,带着点土腥气,是城里超市买不到的新鲜。拍黄瓜时更没谱,擀面杖“啪啪”拍下去,黄瓜裂成好几瓣,还没等装盘,指尖捏起一绺就送进嘴,咔嚓咔嚓嚼着,脆得能听见响,那股子清爽劲儿,跟小时候在田埂上啃的一个样。
  中午的土豆糍粑最是解腻。自家地里的土豆蒸得粉面,在青石板上捶得黏黏糊糊,拌上飘着红油的黄瓜丝汁水,香得直勾人。院门口的老槐树耷拉着叶子,蝉在枝桠上扯着嗓子喊,声儿脆得能穿透热空气。一大家子围着堂屋的方桌吃糍粑,一碗糍粑下肚,额头冒点汗,舒坦。孩子们捧着碗,呼噜呼噜连干两碗,嘴角沾着糍粑,还一个劲说“还要”。母亲做的豆腐丸子更是没得说,豆腐剁成泥,拌上肉馅,团成圆滚滚的球,下油锅炸得金黄,咬一口,外皮酥得掉渣,里头嫩得流汁,鲜得人想把舌头吞下去。就着这丸子,我能扒两大碗米饭,直接用碗怼着吃,不用讲究什么斯文。
  一桌子菜,蒸腾的热气里,全是从前的味道。那些山高水远挡着的故乡滋味,忽然就这么活生生跑到跟前,一顿午饭吃得酣畅淋漓,连带着心里都敞亮。
  日头偏西,天没那么毒了。天上的云慢慢散开,染上点橘红色,像被谁泼了碗淡墨水。戴上草帽,草帽檐压得低低的,能遮住大半张脸。脚下踩着的路,被夕阳染成金晃晃的一片,像是铺了层碎金子。挎着母亲给的布袋子,慢悠悠往村外走。
  跨过小河,河边的狗尾草被晒得打蔫,穗子垂下来,沾着亮晶晶的光。脚边的水田里,稻叶上还挂着水珠,偶尔有小青蛙“扑通”跳进水里,惊起一圈圈涟漪。穿过铁路桥下的涵洞,阴凉里还带着点铁轨的锈味,墙根处长着丛丛拉拉秧,叶子边缘的小刺蹭着裤腿,有点痒。上了基埂路,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近处是家家户户的玉米田,玉米穗子开始长出了红龙须,风一吹,起起伏伏像老爷爷在摸胡须,玉米叶子摩擦着发出“沙沙”的响。远处的阴山,轮廓在暮色里模模糊糊,山上的树郁郁葱葱,墨绿的一团浸在橘红色的天光里,山上长眠着村里故去的人们,其中也有与我相伴几十年的亲人。
  田埂边的芝麻开着串儿花,白的紫的,一串一串垂下来,引得蝴蝶在旁边打转。说是看风景,其实是借着这光景,让脑子里那些片段冒出来。有时是小时候跟着奶奶在田埂上摘棉花,她的手粗糙得像老树皮,却总把最大的棉桃塞给我;有时是爷爷蹲在灶台边,边添柴边给我讲村里那些久远的故事,火光照着他脸上的皱纹,明明灭灭的。这些画面,有的清楚,有的模糊,像蒙着层纱,可一想起,心里有放心不下的无奈,也有得偿所愿的欢悦。
  眼前的村庄升起炊烟,一缕一缕融进晚霞里。知道没几天就得回城,到时候写字楼的灯光会代替稻田的夕阳,地铁的报站声会盖过蛙鸣。这些风景,这些藏在风里的故事,大概又要被堆在忙碌的犄角旮旯里,蒙上灰。可眼下,能多待一会儿是一会儿,把这热乎的、带着土味的、牵肠挂肚的乡下日子,再攥紧点。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文学】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乡 下 日 子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