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进入倒计时,合规新车未到,行业洗牌已至
8月6日,济南市东关大街路边的车行内,崭新的电动自行车一字排开,“国补超值换购”“至高立省1250元”海报格外显眼。
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新国标”),将于今年9月1日起实施。眼下,距离这一节点不足一月,记者走访济南多家电动自行车品牌门店发现,符合新规的车型难觅踪影。消费者陷入买旧还是等新的犹豫,行业则步入一场由技术门槛和成本压力驱动的洗牌。
“史上最严”国标划定新红线
“这次的新国标被称为‘史上最严’,它直接切掉了老车型的生存空间。”山东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经销商告诉记者。
“新国标为电动自行车产品划定了许多新的‘红线’。”省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处处长刘玻介绍,新国标新增了车速超过25km/h自动断电、电池组和控制器三重防篡改设计,让解限速、增容量等改装手段彻底失效。塑料用量也被压缩到整车重量的5.5%以下,一旦起火可延缓火焰蔓延,有效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铅蓄电池车型整车重量上限从55公斤放宽至63公斤,续航提升至70公里。
“这意味着,当前那些塑料外壳亮眼、能轻松破解限速的老车型,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刘玻表示。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 3.2 万起,造成 412 人死亡。“电池起火和非法改装,是电动自行车的两大安全隐患。”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电器安全能效检验所副所长王鑫表示,新国标从技术层面大幅提高了非法改装门槛。
“以最高时速不超过25km为例,虽然之前也有这项规定,但新国标要求车辆在设计和制造层面就必须具备防篡改功能,不能再预留任何可以用来解除限速的接口或后门。有了新技术加持,电动自行车超速后电机会自动断电,不再提供动力输出。”王鑫进一步解释。
整个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很显然,这轮调整后,“小电驴”不能再“狂飙”了。“虽然一开始会不适应限速,但大家要认识到,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正在朝着用户体验、安全需求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新国标放宽了铅蓄电池车型重量限值,不再强制安装脚踏骑行装置,还鼓励安装后视镜,这将引导厂商生产更有性价比、更舒适安全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还要求为每辆车配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这方便消费者实时了解电动自行车关键安全信息,一旦发生车辆被盗、蓄电池温度异常或电压过高等情况,能第一时间提醒。
但目前,在这场“合规风暴”中站稳脚跟的,只有几家头部品牌。
企查查平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 月,我国电动自行车相关企业注册量超过 85 . 46 万家。现下,仅雅迪、爱玛、台铃、绿源4家企业拿到14张新国标 3C 认证,多数车企仍未批量投产。
“新国标提高了对电动车性能的硬性要求,但也在无形中拔高了生产门槛,为企业带来成本压力。这对大品牌来说是机会,可以趁着标准迭代抢占市场、打造品牌,但对那些靠低价、堆货闯市场的小厂家来说,若没钱换新设备,只能清完库存关门歇业。”业内人士表示,从长远来看,能“活”下来的肯定是那些有技术、重合规的企业。
“标准更替,让不少消费者都在观望”
新国标落地有两个重要时间节点:一个是9月1日,它针对生产端,从这天起,出厂车辆必须符合新国标;另一个是11月30日,它针对销售端,旧国标车允许销售到这一天,此后只能卖新国标车。这意味着销售端有3个月的标准过渡期。
“现在买老车型,未来会被处罚吗?”在济南黄台电动车批发市场,前来选购电动自行车的济南市民张女士犹豫不决。
据了解,消费者已经购买的不符合新国标的车辆不会被强制淘汰。因为新的标准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的生产、销售、经营行为,普通消费者已经购买的电动自行车,不受新国标约束。
山东省电动车行业协会会长邱春富提醒,现在低价购入清仓车型,可能在未来需要承担维修配件短缺等风险。若并非急需用车,可稍事等待再入手;若需近期购车,建议选择主流品牌的新款车型,更能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毕竟,规范的市场环境与安全的产品体验,才是新标准带来的长远价值。
记者采访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销售人员以新国标为噱头,称店内在售车辆都符合新国标。但细问才知道,他们口中的“新国标”,并非今年9月1日起实施的新国标,而是2019年4月起施行的现行标准。而且,无论是线下门店还是线上直播间,销售人员都不约而同地将新国标称作“新新国标”,对消费者产生了一定误导。
“标准更替,让不少消费者都在观望。”济南黄台电动车批发市场聚集着许多小厂家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品牌,该市场一位销售人员坦言,将来,未售出的旧国标车需要返厂处理,运输成本会带来资金压力,“我们能否在3个月内清掉库存还是个未知数,所以在7月底,我们就停止向厂家订货了。”
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标准过渡期间,山东将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线上和线下)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旧国标产品是否仍然在售,督促销售单位建立健全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台账记录等制度。同时,开展不按新标准组织生产、销售电动自行车违法线索征集活动,对抽查、检查、举报等发现非法销售、非法改装、制售假冒伪劣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等行为,依法严厉打击。 (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