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穿越千年的自然意象 镌刻心底的诗意情怀
——于日照山海间续写梅尧臣式闲适雅韵
图片
  

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龙山路小学 赵丰慈/文 姚雨梦/图
  
东溪

【宋】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一、平淡革新 梅尧臣与《东溪》的诗风主张
  梅尧臣,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之一。生活在西昆体盛行、诗坛追求辞藻华丽的时代,却独树一帜,倡导平淡自然的诗风,力求革新,主张诗歌回归现实、摒弃浮华,《东溪》正是其这种理念的杰出代表。
  二、题旨引思 《东溪》的简洁与留白
  诗题《东溪》直入主题,简洁明了地点明诗歌描写的地点,让读者迅速知晓诗的背景,同时引发好奇:东溪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诗人在此又有何经历与感受?这简单的题目,为全诗奠定基础,吸引读者探寻其中奥秘。
  三、意象寄情 自然景物中的诗意象征
  诗人来到东溪边赏景,“坐临孤屿发船迟”,被美景吸引,迟迟不愿开船返回。诗中的野凫、老树、蒲草、沙石,不只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转化为饱含情感的意象。“野凫眠岸有闲意”,野凫是自由闲适的象征,在岸边安然入眠,尽显悠然自得,让人体会到超脱尘世的自在惬意。“老树着花无丑枝”,老树本象征岁月沧桑、生命暮年,可枝头绽放的花朵为其增添生机活力,寓意即使身处困境或暮年,依然能焕发生机,展现顽强精神。“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蒲草和沙石本平凡,经“齐似剪”“净于筛”的描写,被赋予整齐、洁净的美感,象征自然的和谐秩序。这些丰富独特的意象,共同勾勒出清新自然的水乡画卷。
  四、意境融心 清幽生机中的心灵共鸣
  整首诗营造出清幽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意境。诗人坐在孤屿,眼前野凫眠岸、老树开花、蒲草整齐、沙石洁净,水在流,花在绽,一切自然和谐。这种意境让人感受大自然的宁静美好,体会生命的蓬勃活力,读者仿若身临其境,与诗人一同沉醉,忘却尘世喧嚣烦恼,也体现诗人内心的闲适宁静,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向往。
  五、情韵交织 热爱眷恋与现实无奈
  从情感来看,诗中饱含梅尧臣对东溪美景的热爱眷恋。但尾联“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笔锋一转,流露出无奈。尽管他对东溪恋恋不舍,却因现实原因不得不离开,回到忙碌生活。身体疲惫与内心不舍相互交织,情感深沉动人,体现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六、现代向往 东溪符号的心灵寄托

在现代快节奏生活里,人们忙碌奔波,从黎明到夜晚,被工作和生活琐事填满,好似永不停歇的陀螺。此时,梅尧臣笔下东溪的宁静闲适,令人心生向往。东溪不只是地名,更代表一种内心渴望的生活方式,一处能让灵魂栖息的港湾。
  七、日照寻韵 山海间的诗意桃源
  在日照,东溪幻化成海边、五莲山、白鹭湾,成为诗意桃源。来到日照海边,脚下细沙绵软,海浪轻吻海岸,远处水天相接,海鸟盘旋鸣叫。沿着海岸线漫步,海风拂面,吹散疲惫,诗意翻涌,心灵轻盈,不禁吟出:

海畔忘忧行
  碧海连天一线遥,沙软浪柔意逍遥。海鸟伴我闲庭步,忘却尘忧乐今朝。若东溪是五莲山,踏入山林宛如走进天然水墨画。绿树成荫,阳光洒下形成斑驳光影,山间溪流潺潺,清澈见底。寻一处静谧之地坐下,听鸟儿欢歌、树叶低语,感受清新空气,诗意如云雾缭绕,灵感涌上心头:

溪山禅韵
  青山翠影映溪流,鸟语花香绕四周。静坐山林心自静,诗韵悠悠意难休。白鹭湾则似镶嵌大地的明珠,湖水碧波荡漾,水草摇曳,白鹭翩翩起舞、优雅栖息。沿着湖畔漫步,微风送来清凉与芬芳,让人诗意大发:

鹭湾幻境
  白鹭湾头水韵长,碧波潋滟映天光。白鹭翩翩诗意起,人间胜境梦魂乡。在这些如诗如画之地,我们能抛却烦恼,放松身心,唤醒心底的诗意,让忙碌生活变得悠然自得。东溪,以多样姿态,为我们提供忙碌后休憩的绝佳去处,让诗意在悠闲中肆意流淌。
  (全媒体记者 穆盛娟/整理)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9 版:诗词校园】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穿越千年的自然意象 镌刻心底的诗意情怀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