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从108米高的标志塔顶急速坠落,重重砸向地面,可就在片刻之后,这个仅2厘米长、2克重的小家伙竟重新起身,若无其事地蹦跶起来,像极了“打不死的小强”……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
该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电磁弹性体驱动机制,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为未来小型化、无线化、高性能的智能机器人系统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姜汉卿团队从昆虫肌肉的伸缩机制中获得灵感,创造出全新的电磁弹性体驱动机制。这个系统巧妙结合了磁力与弹性:利用弹性力和静磁吸力的平衡,来实现机器人类似肌肉收缩的运动。
这具精密的“人工肌肉”能耗低,只有56毫瓦,跟小LED灯差不多。它背着一枚8毫米长、4毫米厚,容量只有20毫安的小型板载电池时,可以持续工作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