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果汁是真健康还是玩套路?记者调查发现:实际效果与宣传大相径庭
今年夏天,茶饮圈刮 起 一 阵“ 健 康风”——各大茶饮品牌相继推出“瘦瘦瓶”“纤体饮”等主打健康、低卡的果蔬汁。这类饮品热度不断高涨,不仅霸屏社交平台,也成为线下门店销量的佼佼者。然而记者走访调查发现,这些标榜“轻盈”“刮油”的网红饮品,实际效果与宣传大相径庭:消费者喝下的可能只是一杯昂贵的心理安慰。
文字游戏 瘦的是瓶型,免责声明藏角落
“放暑假以后,我经常点各大品牌新推出的‘瘦瘦瓶’‘纤体瓶’果蔬汁,看着绿色的饮品就觉得应该很健康,没有加那么多糖,卡路里应该也会低一些,喝起来没有奶茶那种‘罪恶感’。”济南槐荫区某商圈的茶饮店外,大学生小林对记者展示自己的过往订单。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知名品牌今夏集体推出以羽衣甘蓝为主打的系列饮品,清一色采用翠绿色包装,配合“瘦瘦”畅畅”“纤体”“轻盈”等诱人标签,实现了销量的飞跃,某品牌点单小程序中,名叫“瘦瘦”和“畅畅”的饮品进入了畅销 TOP榜。一位连锁茶饮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入夏以来,这类饮品的销量颇高,基本每天都能卖出几十杯。
然而,大幅宣传图片之下,商家在商品详情介绍中暗藏了一行小字的免责声明:“瘦瘦、轻盈指新方形瓶型更瘦更轻便,不指代功能性。”商家的文字游戏不止于对“瘦”的解读。另一家连锁茶饮主推的“去火纤体饮”详情页面,同样用小字标注了“去火指饮品清爽的口感,可去除生活的燥热感”。
博主测评 有的含糖量超一瓶可乐
早在两个月前,知名博主老爸测评就测评了各大品牌的“纤体瓶”果蔬汁,测评结果显示,参加测评的9杯果蔬汁平均热量达到了125千卡。某知名品牌一款名为“瘦瘦小绿瓶”的500毫升羽衣甘蓝果蔬汁热量更是达到了183千卡,相当于吃了一碗米饭。同时,该果蔬汁的糖含量也达到了42.26克,相当于9.4块方糖,远超一瓶330毫升可乐的含糖量。
羽衣甘蓝饮料真是“减肥神器”吗?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陆曼直言,羽衣甘蓝本身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K、维生素C和钙等多种营养素。“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并促进肠道蠕动,对改善消化功能确有裨益。”她表示,“但必须明确,它作为一种普通蔬菜,并无直接的减肥效果。单纯依靠饮用羽衣甘蓝饮品来实现减肥是不现实的。”
律师认为,一些商家给自己产品取名“瘦瘦瓶”“轻体瓶”“纤体瓶”,并且外观以绿色为主,成分也以蔬菜为主,很容易误导消费者购买,但实际上这些产品热量普遍不低,饮用后也并不能达到减脂瘦身的效果。这些商家的行为实际是打了“擦边球”,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有虚假宣传之嫌。
营销策略 从提供味觉升级为贩卖健康
当珍珠奶茶的“甜蜜满足”和水果茶的“清爽解渴”已成为行业标配,产品在口感维度难以形成绝对壁垒。头部品牌的核心竞争策略,已从提供味觉功能,升级为贩卖健康情绪和生活方式。“瘦瘦饮”的出现精准狙击了当代年轻人“想喝奶茶又怕胖”的深层焦虑和“朋克养生”的心理。
品牌销售的不再是一杯羽衣甘蓝饮料,而是一个健康人设的符号、一个心理安慰剂和一条发朋友圈的社交货币。这相当于在物理价值(糖、茶、奶)之上,凭空构建了一个高溢价的心理价值层,从而跳出“比谁更好喝”的成本战,进入“比谁更懂我”的心智战。
品牌们心知肚明其产品不具备法定意义上的“减肥功能”,因此发展出了一套成熟的免责话术体系,通过玩弄文字游戏,在暗示与明示之间留下暧昧空间,最大化地引导消费者联想。
当“健康”沦为一种轻浮的营销话术,而非扎实的产品力时,这场由概念驱动的盛宴终将散去,留下的只会是又一个被过度消费直至失效的标签和一群更加警惕的消费者。
(济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