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同是5公里,跑步VS健走哪个对身体更有益?
相同运动量下,走路健康益处略优,但跑步更能提高代谢效率

  跑步与健步走无疑是大众最青睐的锻炼方式——— 方便又快捷。对许多跑者而言,每天5公里堪称“黄金距离”,既能有效锻炼身体,又不干扰日常工作生活;而健步走5公里也被视为“最佳距离”,晚饭后散步走5公里大约5000—6000步,结合日间活动,轻松达成每日8000—10000步目标。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5公里,跑步和走路,究竟哪个对身体益处更大?为此专门有人做了研究,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耗能相同走路降压效果
  略高于跑步
  研究发现,当跑步与步行二者同等能量消耗时,走路在降低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风险上略高于跑步,走路带来的健康益处反而超越了跑步!
  具体来说,每增加1个代谢当量(MET)的能耗:跑步可以使高血压风险降低4.2%,高胆固醇风险降低4.3%,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12.1%,冠心病风险降低4.5%;走路可以使高血压风险降低7.2%,高胆固醇风险降低7.0%,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12.3%,冠心病风险降低9.3%。
  虽然从百分比上来看,在相同的运动量前提下,走路在各种健康益处上都略优于跑步。但是研究人员在调整身体质量指数(BMI)后再进行了对比,跑步对提高身体的代谢效率有更显著的效果。所以,无论是选择跑步或走路都可以获得近乎相似的健康益处,前提是要持之以恒地坚持。
老年人和肥胖者等人群更适合走路
  走路是一种低强度有氧运动,对膝关节、脚踝等压力都较小;跑步则是相对中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对身体的心肺能力、肌肉力量、耐力等都要求更高。五类人群更适合走路锻炼。
  长期缺乏运动者
  运动强度较低,身体更容易适应,避免初期因强度过大导致放弃或受伤。
  体重过大肥胖者
  走路对关节(尤其是膝盖、脚踝、髋关节)的冲击力远小于跑步,降低受伤风险。
  65岁以上老年人
  随着年龄增长,关节退行性变化、骨密度下降、平衡能力减弱是常见问题。走路更安全,跌倒风险低,尤其是6 5岁以上的老年人。
  有慢性疾病的人
  比如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骨质疏松症患者等,走路强度可控,且风险可控。
  孕中晚期的孕妇
  在医生允许下,走路是孕期最推荐的安全有氧运动之一,有助于控制体重、缓解不适、促进分娩。
每周3—5次,每次锻炼30—60分钟为最佳
  跑步则是一种高强度的有氧运动,适合那些已经具备一定运动基础,且希望进一步提高心肺耐力和减重效果的人群。同时年龄相对低,心脏、血管也没有其他疾病的人群。跑步和走路,运动时请记住以下这3点。
  1.每次运动30—60分钟,一周锻炼3—5次
  《世卫组织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指南(2020年)》建议,成年人、老年人每周健步走的累积时长应至少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者至少75—150分钟的较高强度的运动。研究发现:从时间长度来说,每次运动时间在30—60分钟之间最佳;如果运动时间超过90分钟,甚至还会产生负效应。
  2.每天8—10点或16—18点锻炼比较好
  很多老年人往往早上五六点就睡不着了,醒来后就出门走路运动。有研究指出:早上太早运动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更高;但也不建议临睡前运动,研究发现:“临睡前运动”会影响睡眠,应至少在睡觉前4小时结束运动。另有研究发现早晨8—10点运动有着更低的冠心病、中风、癌症风险。16—18点,经过大半天的日常活动和工作,人体的肌肉韧带已得到了充分的活动,心率血压趋于平稳,更适合进行中高强度的有氧运动等。
  3.运动过程忌突然剧烈运动
  运动之前应该对自己身体状况有一个基本的判断,避免剧烈运动。如果是长期不运动的人,建议从低强度运动、短时间开始(如每日快走15分钟),每周增量≤10%。切忌长期不运动突然剧烈运动,易导致肌肉拉伤或心脏风险。
  (健康时报)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2 版:微视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同是5公里,跑步VS健走哪个对身体更有益?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