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从17岁参军报国,到今天97岁安享晚年,王子平的一生,是千千万万抗战老兵的缩影———
银鬓映初心 烽火忆峥嵘
图片
图片

  □ 全媒体记者 田文佼 通讯员 宋晓磊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聊起抗战岁月,97岁的王子平老人突然轻声唱起了《保卫黄河》,歌声不算嘹亮,却字字铿锵,像是在与80年前的自己隔空对话。
  “这首歌,那时候我们天天唱,唱着唱着,就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王子平的思绪,随着歌声飘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童年———

【个人简介】
  王子平,男,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人,1928年3月出生,1945年2月入伍,194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4月离休,1986年11月移交日照市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原守备55团宣传股股长(行政18级),副团职军队离休干部。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曾历任胶东北海军分区看护员、文书、书记,济南军区守备26师执教员、干事、股长等。荣立三等功两次,被授予解放奖章、独立勋章各一枚。
  烽火灼童心:埋下保家卫国的火种
  王子平原名王汝安,1928年3月出生在福山县右现区山王家村,家中有父母、三个哥哥和一个妹妹,七口之家因父母勤勉而家境殷实,他也得以读完五年小学,1942年至1943年又先后在福山县立中学、烟台市立一中读了两年初中。可彼时的中国,早已被日军的铁蹄践踏得满目疮痍,时局的动乱让他的求学路断断续续,时常要回家帮着务农,也让他早早见识了侵略者的残暴。
  “打我记事起,就常听大人们说日军的坏事。”老人的声音沉了下来,“他们进村扫荡,烧房子、抢东西,连小孩都不放过,这哪是人干的事?”最让他刻骨铭心的,是一次日军空袭集市的场景——— 那天,村里的集市像往常一样热闹,村民们来来往往采购生活用品,可突然响起的敌机轰鸣声打破了一切。炸弹落下的瞬间,牲畜吓得四处狂奔,尖叫声、哭喊声混在一起,原本热闹的集市转眼变成了人间炼狱,不少家庭就此妻离子散、流离失所。“那时候,人人都活得提心吊胆,不知道还能不能活到明天。”
  也就是从那时起,仇恨的种子在他心里扎了根,而课本里、老师口中那些中国军民浴血抗敌的故事,又让他看到了希望。“咱们中国人不怕死,用血肉之躯挡敌人的炮火,硬是把‘三月亡华’的狂言砸得粉碎!”老人的眼神亮了起来。热血赴戎机: 游击战里淬初心
  改变王子平人生轨迹的,是一本《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那是本民国时期的书,讲马克思主义的,作者用聊天的方式讲社会、家庭、国家、民族的事,特别好懂。”老人回忆起这本书,语气里满是感激,“我从书里知道了人类社会怎么发展,知道了什么是进步思想,也明白了只有国家强了,老百姓才能有好日子。”
  “八路军指战员们士气高昂,阵容严整,来到村里后,立即帮老乡挑水扫院,见到老乡说话和气。”王子平回忆说,“百姓们心里都很高兴。”在八路军战士关怀下,在书籍的影响下,他决定参军入伍,保家卫国。1945年2月,17岁的王子平在福山县高疃村毅然参军,成为了八路军渤海军区地方武装部队的一员。
  入伍后,王子平先后担任看护员、文书、文化员,尽管条件艰苦,他却始终没放下学习——— 双腿当课桌,席地而坐就能读起书来;开荒种地、照顾伤员、宣传教育,每一项工作他都做得一丝不苟。因为宣传教育工作出色,他还荣立了三等功,这枚军功章,是他对“军人职责”的第一次诠释。
  在部队里,王子平还经历过一件“大事”——开采金矿支援抗战。“我们战区那边有金矿,那些黄金都是要运到延安当抗战经费的,特别重要。”矿区全程戒严,进出都要严格检查,王子平和战友们的任务是把大块黄金矿石用石磨碾碎。碾碎的矿石要秘密运到炼金厂,炼成黄金后再通过特殊渠道送往延安。作为地方武装的一员,王子平最常参与的还是游击战。他曾多次跟着部队在山沟、树林里穿梭,枪林弹雨中好几次死里逃生,最难忘的是1945年在胶东军区福山县大队时,参与高密游击战的武器运送任务。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传来,可他的战斗生涯并未结束——— 解放战争时期,他任胶东北海分区福山指挥部书记。此后,他又历任胶东军区集训大队书记、山东警备一团书记、胶东军区武装部书记等职,1962年进入政治学校学习,1965年任守备五十五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1967年赴日照县丝山公社支农,1968年到连云港支左指挥部支左,一步一个脚印,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
晚晴映初心: 相濡以沫见真情
  1982年,王子平离休回到了日照,从此开启了平淡却充实的晚年生活。如今的他,依旧保持着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 生活简朴,不抽烟、不喝酒,每天早睡早起,粗茶淡饭就是他最爱的饮食。
  王子平每天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读报、看书。“眼睛花了,就戴老花镜,字小了就拿放大镜。”他笑着说,“国家大事得知道,不能跟社会脱节。”儿女们孝顺,经常来看他,家庭温馨和睦,可老人却从不愿给孩子们添麻烦,凡事能自己做就自己做。
  而在家人和邻里眼中,王子平夫妇更是“夫妻相濡以沫”的典范。他与妻子张晋毅相伴几十年,从战火纷飞的岁月走到和平年代,感情早已融入骨血。几年前,张晋毅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王子平便主动担起了照顾老伴的责任———每天给她擦身、喂饭、按摩,陪她说话解闷,哪怕自己身体也有些发颤,也坚持亲力亲为。
  如今,王子平的胸前挂满了荣誉勋章——— 两次三等功勋章、解放奖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还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70周年纪念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这些勋章,是他一生奉献的见证,也是他最珍贵的“宝贝”。可当有人提起这些荣誉时,他总是摆摆手:“我没做什么大事,都是应该的。真正了不起的,是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们,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
  初秋的阳光洒下来,老人坐在沙发上,又哼起了《松花江上》,歌声里没有了当年的激昂,却多了几分岁月的从容。从17岁参军报国,到97岁安享晚年,王子平的一生,是千千万万抗战老兵的缩影———他们曾在烽火中挺身而出,用青春和热血守护家国;如今在和平年
  代,又以简朴、坚韧、深情,续写着革命军人的初心。而他们的故事,也终将像一颗不灭的火种,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爱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银鬓映初心 烽火忆峥嵘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