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马丹 滕伟伟 报道
本报讯 10月16日,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日照医院正式启用之际,日照市人民医院依托优质医疗协作资源,在吉大一院专家团队的支持下,成功开展两项首例高难度机器人辅助手术———“机器人辅助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左肾根治性切除术”。
这两项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标志着日照市在机器人手术领域实现“零”的突破,更让日照市民无需奔波,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国内顶尖医院同质的先进医疗服务,切实提升了区域内复杂病症的诊疗水平。
72岁的张女士一周前因左侧腰部持续疼痛就诊市人民医院,经彩超检查确诊为左肾肿瘤,需手术治疗。
在肾肿瘤治疗中,传统微创手术为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而机器人手术因精准度高、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已成为国内三甲医院常规术式及患者优选方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王春喜教授联合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团队,术前全面评估张女士病情与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10月16日,手术正式开展,在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配合下,王春喜教授团队以精湛技术顺利完成手术,全程仅1小时50分钟。术中出血极少,术后张女士恢复良好且无明显不适,术后第二天即可正常进食、下床活动,现已康复出院。
今年76岁的宋先生因长期受食管裂孔疝引发的反酸、咽部不适症状困扰,在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后,选择到市人民医院寻求进一步治疗。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王权教授团队联合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团队,结合患者病情,决定采用机器人辅助技术实施“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为其治疗。
手术当天,在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的精准配合下,王权教授团队操作娴熟,手术过程精准流畅,几乎实现“零出血”,充分彰显了微创技术创伤小、精度高的优势。术后,市人民医院医护团队给予精心照护,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与恢复情况。得益于先进的手术技术与优质的围手术期管理,宋先生恢复迅速,未出现并发症,仅4天便顺利出院。
机器人手术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超精准”与“低损伤”的双重特性:通过高精度机械臂替代传统手工操作,能有效过滤人手抖动,实现毫米级操作精度;搭配三维高清手术视野,可清晰呈现手术区域细微结构,帮助医生精准避开血管与神经;同时,其微创切口设计能大幅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感染风险,显著加快患者康复进程,甚至能完成部分传统腹腔镜难以开展的复杂手术。
此次机器人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填补了区域内机器人手术领域的空白,更标志着市人民医院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合作迈入“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新阶段。未来,依托双方合作平台与先进机器人手术技术,市人民医院微创手术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吉大一院专家也将常态化参与市人民医院诊疗工作,为日照及周边患者提供更优质先进的医疗服务,助力区域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