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纸间的星光遇见未来的自己
——夜读日照第四期解锁阅读育人的成长密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全媒体记者 田文佼/文 李晓萌 范世平 王钟楠/图
  如果纸页会说话,会是怎样的温柔絮语?11月1日晚,灯火如星的日照市图书馆里,书香与暖意交织,或许这里藏着答案———
  晚上7点,图书馆报告厅内座无虚席,灯光亮起,来自天宁小学的4名小学生稚嫩的童声穿透静谧———“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狄金森的诗《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在报告厅里回响,童真的演绎将全场观众带入文字构筑的童话世界———“纸间的星光:遇见未来的自己”为主题的“夜读日照”第四期拉开序幕。
  掌声雷动中,深耕教育30余年的宋正雪老师与深耕亲子阅读的林立群老师携手登台,一场关于阅读、成长与爱的深度对话,在星光与墨香中徐徐展开。
  纸间藏锋芒——阅读为成长铺就蜕变之路
  “2009年暑假,陶继新老师书中的一组数字,像一团烈焰灼痛了我。”宋正雪的开场白,将全场带回她与阅读结缘的起点——— 全世界年人均读书64本的犹太人、55本的俄罗斯人,与彼时中国仅0.7本的人均阅读量形成强烈反差,让这位教育者陷入深思。自此,她带领学生开启共读之旅,每天半小时、每年64本书,10年间积累近两百万字阅读笔记,那些标注着“叩问自我、连接学生”的批注,成为她“唤醒”书里温度的密钥。
  在访谈中,宋正雪直指当下青少年阅读现状———媒介多元、兴趣导向鲜明的特点,但“碎片化”“浅表化”的挑战同样突出。“最大的难题不是读得少,而是读不深。”她的话引发全场共鸣。为此,宋正雪在天宁小学推行“聚焦理解力,实施自动化阅读”工程,让学生两小时内高效读完10万字童书,通过思维导图、迷你辩论等方法,将被动接收转化为主动思考。
  更动人的是阅读带来的蜕变,宋正雪举例,曾有“来自星星的男孩”小茗,因暴力执拗让人束手无策,却在共读《绿眼》后,主动将珍贵的《大学》赠予即将归国的同学,从此蜕变为班里的“暖男”;《小王子》中“驯养”的真谛,让调皮的男生读懂外婆蛋炒饭里的牵挂,让女孩领悟陪伴的责任。
  活动中段,天宁小学的小读者分享阅读感悟,孩子稚嫩的声音讲述着书籍如何照亮成长困惑,与宋正雪的故事形成温暖呼应。正如宋老师所言,阅读赋予青少年“内在的定力与无限的好奇”,在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期,为他们搭建起认知世界的桥梁,让每一次翻页都成为成长的印记。  字里融暖意——亲子共读织就家庭情感纽带
  “我的晨间留言,始于儿子一张充满牵挂的便签。”来自济南路小学的语文教师林立群的分享,让现场瞬间被温情包裹。
  大屏幕上展示着她与儿女长达8年的“晨间留言”:儿子二年级时写下“妈妈,你怎么还不回来”的牵挂,埋下了亲子留言的温馨种子;《小王子》21页的便签“我爱你不是因为分数,而是因为你是我的儿子”,换来儿子“像爱星星一样爱妈妈”的回应;女儿7岁时,看她心情低落,送上《请不要生气》绘本与便签,被林立群拍下收藏至今,让不少观众眼眶湿润。8年过去了,便签纸换成了方便收藏的留言本,儿子也从小学升入初中,这份每天清晨餐桌上的“期待”已经成为林立群与子女之间无需言说的默契。
  “理想的亲子共读,核心不是‘读’,而是‘聊’。”林老师现场示范与小朋友们共读《猜猜我有多爱你》,模仿小兔子的天真与大兔子的温柔,时而提问“你觉得小兔子还会怎么表达爱”,时而引导互动,生动诠释了“阅读合伙人”的真谛。她分享的“图书漂流”“阅读合伙人”等方法,让阅读变成充满期待的发现之旅与分享之乐。
  两位老师的实践共同印证:亲子共读从来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情感的双向奔赴。那些藏在便签里的牵挂、共读时的拥抱、书本延伸的对话,让文字成为情感的粘合剂,既塑造了孩子“柔软的共情心与坚韧的生命力”,也让家庭成为充满爱与温暖的精神港湾。

  墨香漫全城——阅读浸润城市文明肌理
  “夜读日照”的舞台,从来不止于两位老师的分享,更承载着一座城市对阅读的坚守与追求。作为由中共日照市委宣传部、日照日报社、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主办的文化品牌,这场活动如同一颗种子,将阅读的力量从图书馆辐射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在访谈中,两位老师提到的“阅读成长树”“图书漂流瓶”,这些微观的阅读实践,正是日照城市阅读生态的生动缩影。当学校成为“阅读灯塔”,家庭化作“阅读港湾”,城市便拥有了滋养精神的土壤。
  现场一位家长的提问道出心声:“我们想让孩子读书,更想让整个城市都飘着墨香。”而“夜读日照”正搭建起这样的桥梁——— 它让教育者的智慧得以分享,让家长的困惑得到解答,让阅读从个体行为变成集体共鸣。
  从纸质书的深度阅读到数字化的高效利用,从校园的系统引导到家庭的温情陪伴,日照正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阅读体系。当越来越多的人因“夜读日照”而走进图书馆、拿起书本,当阅读成为城市的生活方式,这座城市的素养与气质便在墨香中悄然提升,文明的肌理也愈发温润。

  星光照前路——共读传递成长向上力量
  现场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得近乎沸腾。观众席上的家长们纷纷举手,话筒在人群中传递———“如何让叛逆期孩子爱上经典”“工作繁忙时如何保证亲子共读时间”……家长们的提问直击核心,两位老师结合实践耐心解答。
  活动尾声,还有小朋友被现场氛围感染,挣脱家长的手跑到台前,仰着小脸问道:“老师,我想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但他们总看手机怎么办?”稚嫩的提问让全场会心一笑,也让不少家长陷入沉思。宋老师蹲下身与孩子对视:“你可以当爸爸妈妈的‘阅读小老师’,主动邀请他们读你喜欢的书,慢慢把手机变成‘配角’呀。”
  温暖的互动让报告厅里掌声不断,不少家长掏出手机记录分享要点,眼神里满是收获的笃定。
  在灯光下,众多家庭共学“亲子共读之道”的身影,定格成最美的画面。这场持续近两个小时的夜读活动,既有童真的纯粹,又有教育的深度;既有家庭的温情,又有城市的格局。它让我们看到:阅读能照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能拉近亲子间的心灵距离,更能为城市注入持久的精神动力。
  从一间教室到一座图书馆,从一个家庭到整座城市,阅读正成为日照最动人的文化基因,而夜读日照,是星光与墨香的邂逅,是个体与城市的共鸣。当纸间的星光点亮更多心灵,当共读的暖意蔓延全城,这座城市必将在书香的浸润中,绽放出更璀璨的文明之光,而每一个在阅读中成长的孩子,终将带着这份精神底色,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6 版:书香日照】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纸间的星光遇见未来的自己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