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来山街道后官庄村“党建引擎”拉动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王霞 通讯员 朱瑞平 钱春博
整洁美丽的环境让人享受美好、丰富的文化活动让人朝气蓬勃、写有家风家训的文化墙让人感受文明……漫步在莒县浮来山街道后官庄村的大街小巷,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党建引擎”正在拉动该村发生着质的变化。
近年来,浮来山街道后官庄村坚持以党的建设为一切工作的统领,全力打造党建的“引擎”作用,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着力点,扎实推进全村民生事业的发展,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后官庄村由原来的“后进村”一跃成为全街道的先进村庄。
自派驻“第一书记”以来,该村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通过组织部分党员干部、村民到平邑县九间棚村、枣庄市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开展“挂党旗、亮身份、明责任、创先锋”为党员家庭挂党旗等系列活动,增强党员在群众中的信任度和拥护度,基层党建工作日渐加强和完善,为开展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该村成立“三资”清理清查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村喇叭、发放明白纸、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宣传“三资”清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在这项工作中,村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交纳欠款,主动退出多占的宅基地或承包地,在自身清的同时带动近亲属清。去年年底,该项工作全面完成,收取土地租赁费6.13万元,收取一户一宅和村内空闲地3.41万元,共收取9.54万元,极大地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依靠最初的种植青苗陆地韭菜产业,从2000年开始,该村培育无公害韭芽、韭黄,以及高端产品红苗韭芽,目前已发展红苗韭菜拱棚近100个,占地近300亩,“韭久为功”韭菜品牌正在注册中,并及时与大型超市衔接供货,以及采用电商平台等方式开拓市场销路,实现带动增加村民收入。
在此基础上,该村以“精准、真实”为标准,积极培育红苗韭菜为主的种植致富带头人,由他们带动增加村民收入,尤其是吸引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加盟,实现脱贫致富。目前,全村17户42人已经脱贫,其中14户33人脱贫继续享受政策,3户9人脱贫不再享受政策。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后官庄村还积极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修建文化大院、铺设路沿石、栽植绿化苗木、修复村内排水沟、修复农田灌溉水渠等,并将文化大院门前打造成了以党建、文化为主题的街头广场,安装了20平方米左右的党旗造型,配备体育健身器材,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如今,后官庄村党建工作扎实有序,队伍建设坚实稳固,发展势头兴旺强劲,居住环境生态优美。在实现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后官庄村以崭新的风貌、昂扬的斗志,为美丽乡村建设、经济跨越发展绘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