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实验高级中学建校20周年教育教学综述
本报通讯员 时衍波 李富晔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日照实验高级中学也迎来了建校20周年的蝶变与升华。20年来,实验高中不忘初心,肩负使命,以超越不止的精神、敢为人先的气魄、迎难而上的风骨、行大于言的作风,走出了一条个性化、多元化、现代化的育人之路,以坚实的行动和令人瞩目的成绩向祖国献礼。
20年来,实验高中人务实创新,创造出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优进精出,大面积丰收”的骄人业绩:从2003年到2019年17届毕业生,已走出59名北大、清华学子,9700余名“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本科院校学子,23000余名本科院校学子和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20年来,实验高中踏着时代的节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规律办教育,依靠科学抓质量,赢得了社会的认可,相继荣获全国百强特色高中项目学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教育创新示范基地、省规范化学校、省教学示范校、省花园式学校等5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根植传统 构建师生的精神家园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是我们办学的强大精神力量。
实验高中根植传统文化,确立了“诚恕智勇”的校训,“诚”是立人之基,“恕”为做人之要,“智”“勇”兼备,有勇有谋,方能成就精彩人生。在这饱含优秀传统文化意蕴的精神引领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践行“教学中心、学生为本、教师第一”的理念,让学生“体验成长快乐”,使教师“享受职业幸福”。
教师第一,尊重和依靠教师,服务和成就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学校始终坚信“教师第一”的理念,尊重和依靠教师,服务和成就教师,不断激发教师自主发展内驱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学校常态化开展“课堂教学大比武”“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班主任专业发展”“女教师专业发展”等论坛活动,通过开展“十大德育创新标兵”“十佳魅力班主任”“十大青年教师希望之星”等活动,打造青年教师、明星教师和首席教师队伍。学校坚持“把培训当做福利待遇”激励机制,各类教师培训、学习、教研等活动费用每年超过80万元。
学校每周三下午第三、四节课坚持开展全校“大公开课”活动。教师全员全程参加,校长主持评课,执教教师谈执教心得,听课老师各抒己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大公开活动,我对‘学无止境’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要努力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及现代教育技术,增强课堂吸引力,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陈晓梅老师说。
学校强化“校长为师生服务,教师为学生和家长服务,后勤为教学一线服务”三个服务意识,提升教师的自豪感、归属感和幸福感。老师们面对学生,有灿烂的笑脸;面对家长,能真诚地交流。“教师第一”,教师就会实践“学生第一”,学生就会遇到好老师。魏祥老师在教学中关心每一位学生,学生乔璇家庭困难,他亲自陪学生到北京参加自主招生面试。在高考冲刺阶段,乔璇得了肠炎。魏祥老师连续两周接送乔璇去医院,并支付药费。在2012年的高考中,乔璇以全省文科第一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乔璇感激地对魏老师说:“老师,您是我的恩人,是我的亲人!”
如今,学校已经打造了一支德高业精的教师团队: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526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骨干教师、特级教师、齐鲁名师、省优秀教师、省教学能手、日照名师、市优秀教师市教学能手等180余人,全国、省、市优质课获奖教师130余人,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老中青相结合的名师团队。
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素养,培养谦谦君子大家闺秀。
秉承“诚恕智勇”,结合时代精神,日照实验高中引领学生养成君子风范、大家闺秀气质。学校倡导并践行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快乐求知,高效学习”的学生文化理念。
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学校坚持开展系列常规活动和序列化主题活动,通过开展新生军训、升旗仪式、每周世界金曲欣赏、课前一首歌、周末励志影院、名著阅读报告会、诗文朗诵会、美术作品展、拔河比赛、学生自主举办田径运动会、社会实践、“红色之旅”等活动,活跃了校园氛围,丰富了校园生活,发展了学生特长。开展“专家学者进校园”活动,近几年邀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指挥张厚英等三十多位专家学者来校作报告,让师生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智慧,激发了学习热情。新学期开始,学校举办了歌咏比赛、快闪等一系列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没有学生的发展,就没有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以2019年高考为例,刘颐坤、朱建华、路宏远、于华4人凭借裸分被北大、清华录取,北大清华上线人数突破10人,位列全市第一、全省前三;其中刘颐坤同学以裸分703分,理科全市第一名、全省第六名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朱建华同学以裸分697分、理科全省第十六名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全校有1800余名优秀毕业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知名本科院校录取。日照实验高中成为日照市唯一入选“2019全国顶尖高中排行榜”的学校。
一所学校不仅要有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还要有跑得快的学生,唱得好的学生,画得美的学生。学校设立专项资金保障艺术教育硬件及软件建设,加强教学过程和质量监管,开发艺术类校本课程,成立音乐、舞蹈、书画等爱好者协会团体,成立学生合唱团,打造精品社团,并常态化开展各种文体娱乐活动,让校园充满悦耳的歌声、开心的笑声和运动的呐喊声。学校共十次获得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被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授予“国家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殊荣;被清华大学授予“体育生源基地学校”称号;培养出了耿鑫、李青、汤浩、张杰、胡良楠等一大批国家优秀体育健将。2019年9月21—22日,学校成功举办了第十七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山东赛区)决赛。
肩负使命 不断提升办学的高度
教育不仅关乎个体发展,家庭幸福,而且关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高中阶段是学生精神生命发育发展的特殊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高考更是倍受社会关注,牵动着社会的敏感神经,高中教育任重而道远。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新的山东高考改革,日照实验高中立足实际,务实创新,从课堂教学、学校管理、课程设计等方面不断提升办学高度。
魅力高效,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是教学改革的命脉所在。全校明确和坚定了把“实效”与“高效”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点、立足点、关键点和着力点,立足高效课堂,打造魅力课堂。
学校创新实施以“问题为主线、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干”为核心的“1355”课堂教学模式。“一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三个为主”,即以问题为主线、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干;“五个环节”,即自主预习、学情反馈、合作探究、拓展巩固、总结反思;“五个依托”,即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集体备课、公开课、问卷调查。
同时,大力推进学案导学,注重导学、导思、导练,“多学少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高效课堂理念得到落实。同时,落实“教研活动公示、集体备课、听评课、中层干部包备课组”四项教研制度,日常教研“严、实、细、深、新”的特点日益彰显。
每一堂课都是唯一的。在“高效课堂”基础上,学校以“魅力课堂”课题研究推动教学改革,着力培育和建构充满活力和激情、充满智慧和人文、充满吸引力和生命力的“魅力课堂”。学校被评为“山东省高中教学示范校”,被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名校确立为“优秀生源输送基地”。
人文管理,建立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好的教育,一定是通过教师和学生良好的互动关系产生的。关注每一个孩子,为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搭建成功平台,是实验高中人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如今,实验高中人更凭借着在全国首先倡导的全员育人导师制,坚持“精耕细作、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办学新追求,教育每一个学生具备完善自我、乐观向上的意志品质,教育每一个学生懂得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和感恩,引领每一位学子走向成功。
学校坚持与完善班主任和备课组长“两条管理主线”,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探索和实践,让每一位来实验高中读书的孩子都感受到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享受到精细化管理的优越成果。学校将班主任和备课组长“两条管理主线”作为学校日常管理的主抓手。扎实落实班级管理“三知道”,“三知道”即知道学生在哪里、知道学生做什么、知道学生想什么;落实教师“两陪伴”,即陪伴学生、陪伴同事。不断完善班主任队伍和学科组建设的规章制度;落实“每周一封信”和“班主任研讨”;严格落实“教研活动公示、集体备课、听评课、中层干部包备课组”四项教研制度。
“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精细人文的学校管理,浓厚笃行的校园学风”已成为学校的文化符号。
立体课程,满足学生未来选择的需求。
近年来,日照实验高中升入北大清华等顶尖名校的学生越来越多,是学校多年积淀的迸发,是优秀的师资、精细的管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使然。同时,学校还开发开设丰富的立体课程,为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学校以新高考为契机,优化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分班模式、活动设置、综合评价,创造性地构建好与新高考相匹配的、与学校育人目标相吻合的、与学生长远发展和综合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教育路径和办法。
学校探讨、实施选课走班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学生综合评价等课题的研究,高质量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主动发展;学校创造性地开发了“创客、我眼中的国学大师、情景剧表演”等校本课程,不断提高课程内涵式发展和精品化提升,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
以2018年为例,学校在学科奥赛、英语大赛、社团大赛、国学经典大赛、科技创新发明创造、作文大赛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省级及以上奖励共1084人次,获国家级奖励406人次,其中获国家级特等奖、一等奖的有56人次,有80多人获国家发明专利,学校人工智能教育项目获山东省试点学校资格,走在全省的前列。
多元开放 推进学校迈向现代化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无不具有宽广的视野、高远的境界。现在,高中教育单纯拼升学率,已无法满足社会对教育的更高要求,多元需要。我们为孩子高考着想,更为孩子一生着想,为国家未来着想。选择多元开放的发展方向,不断开发家长、社会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办学内涵,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有多种文化背景的学习环境,开阔了学生视野,莘莘学子逐渐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人才。
家校合作,凝聚强大的教育发展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日照实验高中制定了家校共建方案,积极营造家校共建良好氛围,扎实开展家校共建活动。
学校开展了新高考选课走班家长宣讲会、家庭教育专家大讲堂、优秀家长分享交流会等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课堂开放日,邀请家长进校园,入课堂,和老师“面对面”,与课堂“零距离”,跟孩子“亲密接触”,亲身感受教师的教学风貌、课堂氛围,全面了解孩子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情况,每年有2000多人次走进课堂;学校开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举办家长论坛,按时组织家长培训,家长素质整体提升,形成良好的家校共建氛围,让家长、社会真正成为教育合作者,实现教育合力,使家校合作更趋完善,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放大格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我们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相辅相成。放大格局,培养具有全球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是时代的要求。
实验高中国际部引进成熟的国际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一条安全、便捷、畅通的出国留学之路,培养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了中外师生交流,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和层次。国际部自2014年获得办学资质以来,已经有五批学生顺利毕业,相继考入多伦多大学、伦敦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录取率高达100%。
家国情怀,为民族团结奉献实验力量。
2019年,日照实验高中“对口内高班”46人参加高考,全部升入本科院校,优异的成绩为日照争得了荣誉。2014年,实验高中承担了山东省第一个对口支援喀什四县内高班的任务。学校对口支援高中班创新实行了“嵌入式”分散混编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了新疆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年来,学校不辱使命,为民族团结奉献了实验力量。中央新疆工作小组办公室三次对日照实验高中教育援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20年风雨兼程,20年岁月如歌,青春的日照实验高中向社会各界和祖国交出了一份成绩亮眼的答卷,面向未来,奋进中的日照实验高中有了更多的勇气与信心。
70年岁月沧桑,70年砥砺奋进,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新长征的号角已经吹响。新长征路上再出发,年轻的日照实验高中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民族复兴的新乐章中弹奏出奋斗的音符,努力办好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家长认可、社会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