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抗“疫”背景下社区治理能力的提升
  

李宜轩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次重大的实践检验。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不仅对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对,而且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党建引领,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要坚持党建引领、依靠群众、群防群治、群策群力,既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又要加强社会力量组织动员,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疫情防控社会治理共同体。为此,一要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以党的领导力、组织力、号召力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确保基层社会治理得到党的组织体系的有力支撑。二要整合社会组织力量,打造社区治理新格局。扩大社区与辖区单位的多方面、深层次的互动和链接,拓展和丰富社区治理共同体。同时,组织党员和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完善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依托的联动机制,推动各方面力量下沉到社区一线,集中资源和力量,形成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强大合力。
  健全社区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风险能力。自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召开会议,强调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一要加强重大疫情应急指挥机制建设。强化部门间和区域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健全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提升重大疫情应急响应能力。社区也应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二要将疫情“大考”中的经验教训转化为政策指导,提高应对风险能力。在此次疫情社区防控中,城乡社区组织及其工作者基于实践形成了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好做法、好经验,应将这些实践探索的有效经验进行总结,不断丰富基层社区治理经验。
  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接轨智慧社区。社区通过对网格化技术运用,实现社区管理体制、组织架构、服务方式的创新,能充分提高管理效率,对提高社区应对公共事件的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不同街道划分为多个网格,并运用信息技术对网格部件和事件进行编码,形成多维的信息体系,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并通过构建的系统平台增进网格间信息交流,优化资源配置。此次疫情中,很多社区“进出扫码”或“人脸识别”等无接触排查手段动态更新数据,为社区群防群治提供了决策依据,大大提高了社区基层治理的效度。二要发展新技术、新模式的社区服务平台。由地方政府牵头,协同治理,统一数据建设的准则和运行机制,打通传统信息系统的交流壁垒,打破信息“孤岛”;在日常工作中充分依托大数据和各类信息化手段,打造“社区大脑”,使“智慧触角”遍布社区,精准感知居民需求,构建动态感知、自动响应、智能决策、预警协作、自助服务的智慧型社区。
  强化保障意识,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秉持管理和服务并重的现代社会治理理念,把为民服务作为社区治理和社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要把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利用好、平台构建好,通过网格责任人联络基层各部门、单位及时进行登记、排查、整合信息,对重点人群和紧急事件进行预防控制和监督管理。二要突出社区服务精准、方式有效。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要突出防控工作人性化,强化基本生活保障,尽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增强民众对社区的参与感、认同感、归属感,形成社区共同体意识,把社区治理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实际效能,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
  (作者单位:中共日照市委党校)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抗“疫”背景下社区治理能力的提升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