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侯庆萍 通讯员 陈磊磊
核心阅读
时至2020年年中,拂去疫情的阴霾,岚山区碑廓镇跨越发展的脉动强劲有力———
乡村振兴绘新景———创新实施“三变改革五大合作”试点,奋力推进全域土地流转;着力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产业转型走新路———按照“一轴拓展、两带打造、双核集聚”总体发展格局,突出发展木材加工、临港物流、现代农业。
民生工作启新程———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力促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一幅幅民生图景渐次呈现。
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碑廓”发展目标,全力答好抗“疫”与发展“综述题”,碑廓镇已经踏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征程。
新考验
为民而战 答好抗“疫”与发展“必答题”
孟夏时节,穿行96平方公里的碑廓大地,处处是如火如荼的施工景象:华润电力生物质热电联产、京杭林产创意家具二期、鲜纯生态牧场三期等一大批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正在加快施工;圣公山路污水处理厂、路加颐养院项目、镇直西片区开发等一大批民生项目在加快推进……
这热火朝天的复工复产背后,是疫情防控的得力保障。
“不怕,有我们在!全镇党员干部与你在一起!”疫情突袭,打破了庚子新春的宁静。碑廓镇迅速行动,党员冲锋在前,全员筑牢防线。
“疫情让很多行业按下了‘暂停键’,可百姓的日子不能停摆,复工复产必须提前谋划!”面对疫情,碑廓镇党委书记张磊未雨绸缪。
于是,聚焦早开工、快推进想办法,着眼解难题、优服务出实招,碑廓狠抓重点求突破,盯紧项目再发力。
如今,谈起新工作,碑廓镇田家寨村村民孙先强喜上眉梢,“本以为受疫情影响找不到工作,正在犯愁的时候,家门口的工厂招工了,你说能不高兴嘛!”
面对外出务工的出不去,想招工人的招不来的困境,碑廓镇党委政府想出了妙招:“整合全镇劳务资源,对接辖区企业,让政府‘月老’架起复工‘鹊桥’,解决劳务供需矛盾。”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该镇一方面成立企业复工协调领导小组,到企业走访调研,梳理出辖区企业用工缺口1800多人,另一方面发动64个村汇总出劳务人员2086人。根据企业、务工人员双方需求“牵线搭桥”,既帮百姓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又有效缓解了本地企业的用工缺口。
危中求机,以变应变。历经疫情的洗礼,碑廓干群同舟共济的决心,已然凝聚成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新变格
以全域土地流转为支点 闯出乡村振兴新天地
作为典型的农业大镇,碑廓镇土地资源丰富,素有“万亩良田”之美誉。然而,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过去的土地承包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发展需要。该怎么办?
4月29日,碑廓镇7个村实现全域土地流转,流转土地393.3公顷,加上之前完成土地流转的宋家岭村、西辛兴村和玉峰岭村3个村,累计流转555.3公顷。
5月7日,碑廓镇8个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成立,实现全域土地流转,流转土地625.4公顷。
5月22日,碑廓镇10个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成立,实现全域土地流转,流转土地455公顷……
“土地活,全盘活。因村施策,精准发力,举全镇之力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奋力推进全域土地流转,恰逢其时。”张磊语气笃定,下一步,碑廓镇将继续分批组建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预计流转成片土地1333.3公顷。
循着这样的发展理念,该镇一方面对农用地进行整理恢复,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集中盘活挂钩。另一方面,对标准农田进行连片提质建设,通过引进大型农业综合体项目,对区域内的产业布局、道路交通等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形成“田成方、路成网、林成行、渠相通”的配套网络,最终实现“远可望、近可游、居可养”的全域发展目标。
以全域土地流转,带动全域产业优化。该镇各村党支部因村制宜,领办成立了生产经营型合作社、村级劳务股份合作社、旅游股份合作社、置业股份合作社等,着力解决长期存在和困扰乡村振兴发展的问题,打通“造血大动脉”。
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如今,作为岚山区“三变三化三集中”改革试点的碑廓镇,土地流转工作已全面铺开,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共赢之路,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新格局
以项目为载体 增强经济发展原动力
6月10日,记者走进碑廓镇澳思柏恩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只见车间内机器轰鸣,刨花板智能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中。一家落户碑廓木材产业园仅仅三年的企业,即已形成年产8至40毫米厚可饰面定向刨花板30万立方的规模。靠什么?
“为推动木材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将分散、小规模、个体作业的作坊式木材加工厂进行集中整治。”据张磊介绍,去年,碑廓镇共关停环保不达标企业120余家,投资18.8亿元建成2处木材集中加工配套产业园,推动木材产业向园区集聚、向精深加工发展,孕育着木材产业的绿色蝶变。
如今,伴随着园区的建成,京杭林产、兰韵居红木、冠童园家居等5个木材精深加工项目已完成投资8.6亿元,木材上下游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
立足自身实际,用高质量发展破解“成长的烦恼”,推动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探索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新路子,是碑廓在发展中坚定而执着的选择。
从签订山东凯兴木业、山东领信科技等5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项目8个,到扎实开展招才引智,认真梳理碑廓籍在外高层次人才,吸引回乡投资兴业……细细梳理过去一年的“双招双引”成果,伴随着一批批投资商纷至沓来,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已为碑廓跨越发展积蓄起强大动能。
如今的碑廓,对未来已经有了新的期许:
——全力提升总体发展格局,积极推进产业沿岚山西路轴向拓展,打造南部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带、北部美丽魅力乡村示范带,布局西部商务居住集聚区、东部高端产业集聚区,逐步形成“一轴拓展、两带打造、双核集聚”总体发展格局。
——全面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持续加快园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网络等配套设施建设;为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油气公共管廊工程等项目建设提供服务保障,提高园区基础配套水平。
“面对新形势,我们要紧紧围绕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做好主动服务项目建设的‘大文章’,当好服务发展的‘店小二’。”张磊坦言。
新风貌
以生态为笔 描绘田园碑廓新画卷
孟夏的宋家岭村,一排排二层楼房矗立在青山碧水间,户户白墙灰瓦,三米宽水泥街道干净整洁。从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到人人称赞的“样板村”,宋家岭用三年时间走出了一条蜕变之路。原因何在?
碑廓镇用实践作答:坚持把绿色作为发展的底色,聚焦生态文明,着力建设美丽乡村,让宜居宜业宜游成为碑廓的“新名片”。
建设有温度、有热度、有内涵的生态家园,把民生福祉写进每一次规划,把便民利民镌刻到每一个项目,碑廓镇坚持让城市建设与民生幸福携手同行———
持之以恒整治生态环境,建立分季节整治环境卫生工作制度,加强对保洁公司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城乡环卫一体化水平;加大污染问题处理力度,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打好大气污染组合拳。
强化水源地保护,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实施新一轮林水会战“双十”工程、垛子山流域和辛兴片区“林水共治”提升工程。
与之同时,大力做好驻地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狠抓城镇精细化管理工作,在宜居碑廓上实现新突破———
一手抓镇驻地开发建设,推进国健岚廓颐养健康城、大湖社区拆迁安置等项目建设;大力开展镇驻地提升工程,推进“三线”下地、雨污分流、美化硬化。一手抓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打造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
新台阶
以民生为基 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俺们怎么可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啊!”回忆起搬家来的生活,碑廓镇宋家庄村民宋全亮仍对去年春节的对联记忆犹新:“‘辞旧房全靠政策好,迁新居含泪感党恩’,这就是俺的心里话!”
宋全亮家的幸福生活,只是碑廓镇发力民生的一个缩影。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碑廓镇紧紧围绕教育、医疗、就业、扶贫等工作,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迈入发展新阶段,碑廓镇将在抓好教育、卫生、民政等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群众幸福感的新跃升。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构建从住房、医疗、教育保障到产业带动、就业培训、孝德基金、政府兜底的立体化帮扶救助体系,实现稳定脱贫;统筹行业扶贫等帮扶措施,全力推进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建设。
持之以恒抓好社会治理———认真做好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作,提高人民群众保障水平;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扎实搞好幸福公路建设;扎实推进厕所改造整改工作,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做好国防动员、双拥共建等工作,镇村设立退役军人服务站,落实退役军人、军烈属等安置优抚政策。
新起点,新征程。面向未来,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逐梦新时代,为日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这是碑廓的气魄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