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绿茶飘香 磅礴力量
——巨峰镇建设国家级特色小镇巡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全媒体记者 侯庆萍 通讯员 王静
  是什么铺陈了巨峰的底色?蓝天白云下,行走于孟夏的茶香小镇,漫山遍野的茶树,生机盎然的茶园,层层叠叠的绿意萌动,让人仿若置身绿色的海洋。
  “规划建设‘茶香小镇’,茶是根本。”在岚山区政协副主席、巨峰镇党委书记王东亮看来,作为全市唯一一个国家级特色小镇、全国重点镇,巨峰既要盯牢“茶”搞建设,还要跳出“茶”谋发展;既要促进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更要依托茶,衍生出新产业、新业态,传承和展示巨峰独特的地域文化,让“茶”成为巨峰走向全国的绿色名片。

人民至上 干群共画抗“疫”同心圆
  如今的茶香小镇,一垄垄茶树迎风招展,辛勤的茶农有序耕作,一派井然有序的景象。
  疫情之下,这样的井然有序,来之不易。
  谈起疫情发生后巨峰党委政府的“硬核”防控,巨峰镇郭家庄村村民邹为花由衷地竖起大拇指。“俺村里当初连续有了两例新冠肺炎患者,老百姓心里都吓坏了,书记连夜就给俺们写了封信,后来党委政府又派人来消毒、送吃的用的,等着形势好转了,他们又指导着俺们种茶、卖茶,你说,咱们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靠谁?”
  翻阅王东亮熬夜写出的《致郭家庄村民的一封信》:小伙子是在不知情情况下被感染,大家不要埋怨指责,面对疫情,全镇人民不会袖手旁观……拳拳为民之心力透纸背。
  关键时刻显担当,抗疫一线淬炼初心!疫情防控期间,该镇各村口检查站上空飘扬的三面旗帜格外“惹眼”:党旗、国旗、民兵连旗帜,这恰好对应了该镇抗击疫情的三支队伍———党员队伍、村民志愿者队伍、民兵队伍,他们明确责任分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为全镇百姓立起了健康屏障。
  “不论是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还是脱贫攻坚主战场,又或是改革发展最前沿……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的担当。”王东亮表示,疫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到巨峰调研指导,对小镇的疫情防控工作亲自指挥、亲自调度,这是巨峰发展的信心与底气!
  困难面前,党员冲锋、干群一心,靠什么?巨峰镇党委政府深谙其中的道理。
  于是,在推动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巨峰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让党员干部沿着初心使命的方向整装集结,以拨亮思想之灯,照亮前行之路。

攻坚克难 实干跑出发展“加速度”
  总有一些事件,成为标定发展的里程碑。
  4月17日,巨峰镇重点工作落实攻坚行动动员会议召开,会议明确:以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和担当作为的实干作风,奋力开创巨峰国家级特色小镇建设新局面。
  柳古庄村74户村民的搬迁,是巨峰攻坚行动中被反复提及的生动案例。
  早在2012年,柳古庄村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立项。项目启动后,村里采取先建后拆再复垦的路子。然而,错综复杂的村情,导致74户村民搬迁工作意外中止。旧房拆不了,土地无法复垦,奖补资金不兑现,安置区资金难落实,村里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柳古庄村陷入泥潭,这一陷就是8年。
  如今,伴随着攻坚行动的启动,结了八年的“硬疙瘩”终于解了扣———
  3月17日,经过前后6轮修改,针对74户村民“量身定制”的8大类拆迁补偿方案定稿;
  4月20日,项目规划范围内的74户村居全部拆除,8天后这片4.8公顷的宅基地变成了复垦的良田,并成功通过了国土部门的验收。
  又何止柳古庄!历经4年时间,镇驻地270米的规划九路,也终于修到了头。
  据巨峰镇党委干部黄斌回忆,规划九路从2016年5月就开始修,在清表的过程中,一栋三层的小楼生生截断了规划九路的走向。
  攻坚行动启动后,经多方协商,巨峰镇党委政府借助平台公司,引入市场化运作手段,本着让拆迁户满意、让拆迁企业获利、让其他群众服气的原则快速推进。4月底,挡在规划九路上的三层小楼被拆除。
  面对疫情冲击,王东亮更能掂量出“攻坚”二字沉甸甸的分量。于是,锚定“做大一片叶子、提升一个园区、扮靓一个小镇、造福一方百姓、激发一股活力”的目标,全力落实重点工作“十大攻坚任务”,巨峰沿着已然明晰的发展路径,力争通过实现茶香小镇从“点题”到“破题”、从茶产业“一枝独秀”到特色小镇“春色满园”的全面突破,努力让经济社会发展更有质感、更有温度。

蓄势积能 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
  跨越高质量发展攻坚期的关口,根子在产业,关键也在产业。
  “网红书记做直播,代言绿茶为百姓。”
  “巨峰(日照)绿茶,香飘天下!”
  ……
  4月19日,谷雨,巨峰镇青山如黛、春雨如丝。在“南茶北引第一村”薄家口村的广场上,王东亮在各大直播平台推介绿茶。
  打造“江北绿茶第一镇”“山清、水秀、茶绿、花香”无性系茶园示范区……直播中,王东亮脱口而出的一个个词汇,连缀起一幅绿意浓浓的产业发展蓝图。完善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培植新兴业态,一条产业振兴发展路径渐渐明晰———
  做优一产,转变发展思路。让6000公顷茶园发挥更大能量,推动茶叶品种结构改良,持续扩大无性系茶园面积,大力推广林下野山茶;实施茶叶原材料星级管理、茶园绿色防控等举措,高标准建设后黄埠双新融合基地、圣谷山千亩有机绿茶示范区等项目,力促茶叶品质提升。
  做深二产,转变生产方式。探索“多村合股”的村集体经济众筹模式,高标准建设薄家口干茶加工示范区;借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探索“联合经营、按股分红”强村富民路,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生产转变,目前22个试点村正逐步推进。
  做强三产,转变经营模式。实施品牌兴茶战略,推动百里绿茶长廊特色产业带提档升级,组织开展“我为绿茶代言”等茶事活动,加快1966茶文化创意产业园、日照茶都“电商基地”建设,力促茶旅融合、“绿茶+电商”、网上直播带货新突破,实现茶产业“接二连三”发展。
  产业发展富民,集体经济强村。牢牢把握茶产业优势,巨峰因村制宜,积极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全面起势,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取暖”,促“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助推村集体经济“追赶超越”。

民生为本 勾勒幸福生活新画卷
  宽敞整洁的道路如同一条条缎带延展向前,一栋栋美丽农舍整饬一新、一幅幅“茶文化墙”独具特色、一个个村民笑容洋溢,成为特色小镇当下的真实写照。
  一改“灰头土脸”的传统乡村形象,茶香小镇在做实、做精茶产业发展的同时,以创建“乡村振兴示范镇”为引领,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对总体布局进行细致描绘,“扮靓一个小镇”的打造之路顺势铺就。
  提升精致城镇品质———按照“三集中”工作思路,加快巨峰社区、大坡社区建设;借助314省道改道契机,实施全域土地流转,启动陆甲、卜落、王沟3个社区改造,破解南部片区发展缓慢难题;实施“1+3+4”网格化管理模式,深入开展农村人
  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还“母亲河”碧水清波行动,加快巨峰大集提升改造、污水处理厂、茶文化步行街等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精致城镇管理水平。
  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作为全市扶贫工作重点乡镇,共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036万元,建成产业扶贫项目23个,1181户、2223人实现稳定脱贫。办实办好民生工程,高标准建设镇村综治中心,着力打造“山东枫桥”;积极探索“小巷管家”网格化治理模式,让每一条街巷“包产到户”,增强村民自治意识与家园归属感;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引导群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让新风正气劲吹茶乡。
  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茶香小镇一件接着一件抓,将“民生”二字化作一丝丝温情暖意,浸润在百姓身边,也让一幅平安和谐美丽宜居的民生图景照进现实。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支持和服务各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教育,做好校园安全工作,改造提升刘家沟小学和幼儿园,启用山北头幼儿园。
  提升医疗保障——— 加快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实施巨峰中心卫生院提档升级工程。
  完善养老服务———推广张家沟村互助养老成功经验,实施“幸福院”全覆盖工程,加快巨峰敬老院公建民营建设。
  看,阳光洒满希望的田野,这是丰收的希望,也是奋进的力量!和着乡村振兴的嘹亮号角,循着砥砺奋进的坚实足迹,茶香小镇正聚力闯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7 版:特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绿茶飘香 磅礴力量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