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根植“三农”沃土 耕耘美丽城乡
——莒县农村商业银行支持乡村振兴助力城乡发展掠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全媒体记者 陈颖 通讯员 曹现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脱胎于原莒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而成立的山东莒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莒县农商银行”)始终坚守金融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发展的经营宗旨,坚持不忘初心,回归本源,牢牢把握“面向‘三农’、面向小微企业、面向社区家庭”的市场定位,深耕传统农区市场,抢抓城市社区市场,把支持乡村振兴、服务城乡发展落实到田间地头、沿街商铺、社区家庭和小微企业。
  截至2020年11月末,莒县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157.09亿元,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的1.77倍;各项存款余额280.81亿元,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的1.86倍,存贷款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全县银行业首位,始终是支持乡村振兴、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

头雁引领,金融聚力支持乡村振兴
  雁阵南飞,必有头雁引领。服务乡村振兴,金融引领当仁不让。莒县农商银行紧紧围绕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总体工作思路,于2018年与莒县县政府签订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暨新旧动能转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聚焦乡村振兴痛点和难点,发挥金融“头雁”引领作用,讲好支持乡村振兴故事。
  聚焦“产业兴旺”,深挖信贷投放点,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莒县农商银行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力度,加大对辖内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龙头企业上下游客户金融支持力度,大力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经营规模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差异化资金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方案。对经营管理比较规范、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收益相对稳定的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简化审贷流程,确保其合理信贷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截至2020年11月末,投放龙头企业贷款余额5.61亿元;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授信1.79亿元。
  聚焦“三农”主业,调整信贷结构,支农支小支散支微。开展零售贷款拓展“种子行动”,以“家庭银行亲情贷”“拥军贷”“光伏贷”“小微家庭贷”等信贷产品为依托,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满足小、微、散等客户的信贷需求。截至2020年11月末,零售类贷款余额77.98亿元,较年初增加18.85亿元,增幅高达31.88%,支持零售类贷款户数28799户,为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持久的源动力。
  聚焦新农村建设,精准发力,促进农民就业增收。通过积极走访对接县人社局、团县委、团市委等部门,了解县域人员就业创业情况,大力支持个人自主创业,以及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同时,与县扶贫办、县财政局以及委托经营的企业进行对接,发放扶贫贷款,保证贷款贴息的及时入账以及扶贫收益的及时到户。截至2020年11月末,累计发放“富民农户贷”余额3.45亿元,涉及全县20个乡镇(街道)和1个开发区,1000余个村庄,下划扶贫收益6152余万元,带动贫困户11000余户。
  聚焦“生态宜居”,优化服务,做老百姓金融服务主办行。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选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样板村40个,其中市级样板村2个、县级样板村38个,并选派20名优秀支行行长到样板村挂职,建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村档案,准确掌握各样板村的基本情况、人口情况、经济情况等,扎实推进普惠金融工程建设,实施“电子机具村村通”“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截至2020年11月末,在全县各乡镇的1260个村庄布设各类自主金融服务电子设备2376台,其中农金通878台、ATM机和CRS机105台、银联POS机1393台,金融服务覆盖面达到100%,累计投入资金6300余万元,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加快推进农村金融维权联络点建设,发挥金融知识宣传、金融纠纷调解、金融维权等作用,截至目前,已建成180个维权联络点。

精准滴灌,金融活水赋能乡村振兴
  “解渴”乡村振兴,少不了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莒县农商银行做实“四张清单”(行政村客户清单、个体工商户客户清单、小微企业客户清单、城市社区清单)的获取与现实客户的转化工作,并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挖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融合点。
  扎实做好“四张清单”的获取建立及客户分层分类营销工作。各网点严格活动操作流程,精准施策,积极对接当地党委、政府,获取重点客户清单,对已获取清单要加快对接进度,确保尽快形成现实生产力。
  加快成果转化,提升营销工作质效。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细化具体营销流程,充分挖掘客户需求点,主动营销服务。做好新一轮文明信用工程、“结网行动”等系列营销活动成果的运用,梳理已走访客户清单,依托农金员点多面广的优势,对已授信客户进行用信的宣传和营销,切实提高用信率。
  加大特色产品宣传推介,用足用好当前信贷政策。结合辖区内客群特点,借助地方党委、政府及部门,推介产品,介绍客户,灵活运用产品优势,找准营销切入点。
  做好智慧营销系统大数据运用。将智慧营销系统嵌入营销操作流程,做好潜在重点客户的筛选、认领工作,加大存量系统推荐客户营销对接工作,提高营销效率,为全行信贷投放质量和结构优化奠定基础。截至2020年11月末,四张清单已对接辖内全部1158个行政村,对接客户数312649个,覆盖面达99.24%;小微企业7268个,覆盖面100%;个体工商户17152户,覆盖面100%;城市社区69个,覆盖面90.79%。
  用实用活央行再贷款政策,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涵养乡村振兴。该行积极对接县内涉农领域企业和个人,获取有融资需求的群体;深入了解央行再贷款扶持政策,做好与人民银行日照市中心支行的沟通汇报工作,积极争取充足的支农再贷款授信额度;根据全省支农再贷款情况,制定不低于全省平均标准的支农贷款投放计划,将专用额度支农再贷款工作落到实处;对企业复工复产、春耕备耕、畜禽养殖、脱贫攻坚等领域的企业和个人实行利率优惠,积极落实再贷款优惠政策。截至2020年11月末,莒县农商银行发放符合支农再贷款条件的贷款34847万元,加权平均利率4 . 42%,已申请并获得再贷款资金34847万元。其中投向涉农企业18户、34110万元,投向农户36户、737万元。

服务深耕,金融变革助力城乡发展
  厚植城乡发展的根基,离不了金融服务的深耕下潜。“十三五”以来,莒县农商银行通过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大信贷创新力度等措施,深耕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城乡金融服务能力。
  网格化管理,确保金融服务城乡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在全县城乡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全面覆盖、职责明确”的小微企业服务网格,在城区划分三个“大网格”,分别为以工业加工制造企业聚集的经济开发区大网格;以服务商贸流通餐饮业聚集的城阳街道大网格,以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养殖大户聚集的乡镇企业大网格,对于开发区与城阳街道大网格内又按照街道划分了30个小网格,乡镇大网格直接按照行政区划划分为19个小网格,以便精准走访。将采集到信息数据库中经营地址与走访网格进行融合,实现“人员到网格、业务到网格、管理到网格、责任到网格”推动信贷服务关口前移,建立起畅通的融资需求及时发现、客户需求快速响应机制,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实现精准走访对接,实现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
  不断丰富完善信贷产品。为解决担保难的问题,莒县农商银行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做了系列信贷产品,如公证抵押贷款、“小微家庭贷”“税单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大棚贷”“家庭农场贷”“鲁担惠农贷”“创业担保贷”等,在充分调研客户需求的前提下,莒县农商银行加大信贷产品创新力度,推出一批切合实际的信贷产品,受到广大客户的欢迎,例如小微家庭贷的推出采用家庭信用担保模式,不需再找外部担保人,成功化解了客户的担保难题,产品自推广以来已授信4900余万元。
  心系三农使命在肩,不忘初心继续向前。莒县农商银行将继续以支持“三农”、服务“三农”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城乡发展工作的着力点,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政策措施,着力满足“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有效贷款需求,并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前景较好、资信状况良好、对“三农”和地方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的实体经济加大信贷扶持力度,创新服务方式、推行新的信贷服务产品,找准发展定位、把握发展机遇,强化金融支持,把更多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提高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6 版:专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根植“三农”沃土 耕耘美丽城乡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