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何安娜
通讯员 李绪业
是什么点缀了五莲的乡村?蓝天白云下,汩汩溪水延绵村里,乡间小路、庭前屋后干净整洁,漫山遍野的绿意孕育希望,宽敞明亮的民宿里欢声笑语。
建县70年来,五莲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一届接着一届干,培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挖山不止、拼命实干”的“五莲精神”和“绿山不止、拼命实干”的五莲精神新内涵,成为全省造林绿化、山区开发建设的一面旗帜,省委、省政府先后五次在五莲召开现场会议,推广五莲山区开发建设、绿色发展经验。
特别是近年来,五莲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矢志不渝抓生态建设,坚持不懈抓美丽经济,聚力推动从山区综合开发建设向突出绿色生态转变,走出了一条富有山区特色的绿色崛起新路子。
一路前行,荣光相随。五莲县先后获批全国首批、山东省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游示范县、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县、省级文明县等30多项国家、省级荣誉称号。
和着乡村振兴的嘹亮号角,循着砥砺奋进的坚实足迹,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的美丽乡村新图景,正在五莲大地徐徐铺展。
片区联动,发力全域振兴
仲夏时节,白鹭湾美术馆小镇满塘荷花盛放,花瓣随风轻轻摇曳,散发着阵阵荷香。荷花与小镇独特的建筑风格连成一体,如一幅精致优美的艺术画,市民、游客驻足观赏,流连忘返。
在不少市民和游客眼中,艺术是白鹭湾美术馆小镇的独特美感。依托五莲县优质的生态资源,白鹭湾美术馆小镇坚持“用艺术振兴乡村”,将文化、艺术、旅游、农业与自然环境结合,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五莲县域东部,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禀赋,作为东部片区的龙头项目,白鹭湾美术馆小镇不仅提升了当地的文化氛围,还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周边村民收入。
“发展200公顷现代农业产业园,吸引周边7个村集体合作建设蓝莓、樱桃育苗基地,每年带动村集体增收3万元!”一个个鲜活的数字,展现着白鹭湾美术馆小镇的独特魅力。
单个示范的成功逻辑只是开始,全域振兴才能扛起乡村振兴题中之义。
今年,五莲县立足县域发展条件,将全县划分为东西北三个乡村振兴片区,整合各类资源,运用工程化、项目化的办法,抓龙头、抓产业、抓项目,推动全域振兴。
东部片区以全域旅游为产业基础,充分发挥白鹭湾美术馆小镇、丰沃集团龙头带动作用,打造具备国际水准的文旅康养产业链条。农业龙头丰沃集团,顺应国家大力发展种业、强化“农业核芯”战略,聚力打造林果育苗“硅谷”,建设了位列世界前三的苗木组培实验室,打造从果树工厂化组培育苗到现代果园建设的全产业链企业。
西部片区是五莲县生态短板、集中贫困区域。近年来,五莲县实施总投资33亿元的“莲西突破发展”工程,以生态恢复、产业发展、基础配套为重点,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制定莲西绿化奖补办法,对成片开发2公顷以上的经济林,县财政连续奖补5年,撬动36家企业和大量农户投入开发,累计新造林近6666.7公顷,其中经济林4000公顷,林木绿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
北部片区是五莲县的“粮仓”和“菜篮子”。在该片区,该县以粮食安全和重振果蔬品牌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设施农业,持续推进产业提档升级。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比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以设施蔬菜大棚、露天蔬菜基地以及城郊时令蔬菜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发展,今年设施蔬菜面积达到400公顷,播种面积达到5666.7公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产业融合,美丽经济一路生长
一颗樱桃能引发多大效应?
在刚刚过去的五月,从叩官镇大旺村,到松柏镇刘家南山村,再到户部乡刘家槎河村,漫山遍野的小樱桃、大樱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樱桃采摘节、樱桃文化节……一场场关于樱桃的“盛会”火遍山城。
“一颗樱桃”延伸出樱桃采摘体验、观光休闲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在此基础上,乡村发展起精品民宿、农家乐,林果产业、休闲农业、餐饮度假汇集于一体,实现一产到三产的跨越,带火了乡村。
乡村振兴不仅是“青山郭外斜”的情怀,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培育增收产业,让农民捧起“金饭碗”、揣上“金腰带”,才是乡村振兴的落脚点。
于是,瞄准产业兴旺重点,五莲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差异化、特色化、品质化推进产业发展,走实三产融合发展之路。
立足林果面积大、有传统的优势,大力发展以樱桃、苹果、黄桃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坚持把“打好林果牌”作为农村产业发展重点,借鉴工业园区理念,推动林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全县林果片区达到1000个以上,66.7公顷以上片区达到100个。为推进果品销售,招引发展绿丰农业等林果深加工企业,年可加工鲜黄桃5万吨,保底收购全县5333.3公顷大樱桃,消除了果农后顾之忧。
立足生态好、区位好的优势,大力发展以乡村游和精品民宿为主导的全域旅游。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争创为首批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64公里的“齐鲁风情5号路”、21公里的山海风情绿道和彩虹路,将五莲景点串珠成链。建设窦家台子、董家楼等独具北方特色的“老屋石墙、花果古树”民宿村,建成精品民宿85家。
立足荒山多、日照足的优势,大力发展以现代农牧和农光互补为主的现代农业。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先后招引总投资60亿元的新希望六和等10余个现代农牧项目,使传统农业变身为效益倍增的综合产业。积极发展农光互补产业,引进总投资30亿元的宁旭、中电建、智恒等5个农光互补项目,流转土地近1333.3公顷,涉及27个村1.4万人,年可带动村均增收5万元,群众人均增收近4000元。
生态宜居,勾勒乡村秀美底色
宽敞明亮的硬化道路两旁鲜花盛开,绿树成荫;漂亮的农村新居相映成辉,错落分布;广场上村民三五成群地遛着弯、聊家常,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这是夏夜的户部乡黄崖川村每天都在“上演”的场景。
“以前晚上根本见不到人,哪像现在这么热闹!”村民许玲就住在村里三棵树广场的对面,在户部乡黄崖川村经营两间民宿的她,村里的乡间小路走了无数遍。她感叹道:“以前出门不是石头就是土路,垃圾随处可见,现在大不一样了,环境好了,来的人也多了,生意也好了。”
原来,自山海风情绿道建设开工以来,黄崖川村进行了环境整治,村庄净了、美了,游客也愿意来了。农房变客房、田园变景区,乡村的多元价值得到凸显。
在五莲,“美丽乡村”究竟有多少种可能?漫步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村落,也许你就有了答案。
美丽的背后,是五莲县始终把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驰而不息地建设“美丽五莲”,加快实现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卓越成果。
这是醉人的生态美——
“一手抓”绿山不止,厚植生态优势。近年来,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森林覆盖率达32.18%,高出省均14个百分点,荣获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国最美县域、全国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县等“国字号”荣誉称号。“一手抓”污染防治,保护生态环境。突出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空气质量优良率86%,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三个“百分百”。
这是幸福的生产美——
把农村幸福公路建设作为突破口。2018、2019年,实施“突破农村公路、助力乡村振兴”两年攻坚行动,新改建农村公路36条350公里。跟进发展“沿路经济”,配套集便利店、农家乐等于一体的旅游驿站21处,与农村路网沿线的景区、景点、采摘园等串珠成线,形成路路相通、环环相扣的旅游大闭环。
这是和谐的生活美——
以全域美丽为目标,聚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域无垃圾行动、全域美丽家庭创建行动、全域连村路工程、全域美路工程、全域绿水工程、全域彩林工程、全域村居污水处理工程等“三行动五工程”。同时实施全域美路工程,年内投入4700万元,高标准打造7条183公里的样板美路,带动整体环境上档次。
红色引领,汇聚振兴合力
一排排栽培架上,采用水培、雾培等多种新式栽培模式,种植着绿色、紫色、黄色等不同色彩的叶菜……夏日,走进于里镇绿之源生态农业种植基地,仿佛进入到花园般五彩斑斓。
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于里镇以农业特色产业“党建联合体”为主题,以党组织为纽带,指导村庄成立支部领办合作社,整合资源对接绿之源农业项目,实现了“党建+农业”片区内村庄整体提升。2020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0余万元,帮助2个软弱涣散村增收10万元,农户增收60余万元,绿之源实现利润300余万元,实现了户、村、企多赢。
基层党组织引办合作社,让村民致富,使集体增收,解决了农村发展后劲不足、群众搞产业“一盘散沙”的现状。
此外,“三个引领”持续发力,成为五莲县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有力一招。
引领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坚持“选优、汰劣”双管齐下。“选优”上,结合今年村“两委”换届,回请67名在外“能人”担任党支部书记;创新实施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库、“头雁工程”、村两委“三年创业承诺”、党员活动一小时等一揽子办法,提升党支部书记队伍能力水平。“汰劣”上,建立党支部书记“红黄牌榜”,公开曝光不作为慢作为党支部书记近200人,调整56人。
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开展村集体收入“清零、倍增”三年行动,列为县委书记“突破项目”,目前全县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下村全部清零,10万元以上村达到61%。创新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探索土地入股、电商服务入股、乡村游入股等多种模式,建成181个,占村庄总数的33%。
引领乡村精神文化生活。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乡村文化振兴有力抓手,组建全体党员干部参加的县乡村三级志愿者队伍,累计开展活动4.2万场,惠及群众近200万人次,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振了农民精气神。
看,阳光洒满希望的田野,这是丰收的希望,也是奋进的力量。五莲县,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坚持“全域振兴、全域美丽”的方向与路径,正聚力闯出一片崭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