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于兴旺 王伟 报道
本报讯 今年,东港区国资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完善区属国有企业投资监督,建立健全区属国有企业监管制度,突出规范投资管理、强化资产处置及收入监管、完善资产管理制度等,多举措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助推国有资本做大做优做强。
严把投资管理行为,完善经营投资体系。随着区属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行动方案深入推进,投资监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要求。东港区国资局充分调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先后出台《东港区区属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管理办法》《东港区区属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为投资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遵循。结合各企业实际,对业务模式、体量规模等进行审核,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细化责任范围,把好入口关。对监督中发现的内控缺陷和管理漏洞,及时定性、定损、定责,从源头上防控违规经营投资问题。
规范资产处置行为,强化资产收益监管。东港区国资局严格贯彻《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及配套文件精神,针对产权转让、企业增资、资产转让等重大业务所面临的处置执行不规范行为,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把“审批程序、资产评估、公开处置、收入管理”四道关口,做到依法依规运作,确保投资效益和处置收益最大化。
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探索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资产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明确权力、明晰责任,不断提高国有企业投资管理意识,特别是在股权增资与转让、不动产购置与出让等行为上,建立完整严密的制度规范,防范资产管理风险,严堵资产流失漏洞。
加强宣传引导力度,着力提升资产意识。综合学习周边地区的先进做法,针对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政策、法规,以及资产购置、使用、报废、处置等流程,定期开展专题培训会,逐步明确投资管理工作的意义、要求、目标,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及能力,进一步推动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更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