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王 霞
通讯员 苑光友 报道
本报讯 7月30日,莒县招贤镇大罗庄村,一条宽敞整洁的迎宾大道贯通整个村庄,道路两侧鲜花盛放、绿树成荫,村内瓦房庭院错落有致,村民在村口的玫瑰产业园内辛勤劳作,村庄呈现出一幅勤耕力作的美好图景。
现代化玫瑰产业园已建成,百姓大舞台启用,户户通硬化完成,村容变得整洁了,环境变优美,村民住上了更加宽敞的新房……这些变化正在大罗庄村发生,昔日的后进村摇身变为干群和、民风正、村庄美的新农村,成了招贤镇其他村学习的新标杆。这些转变正是退役军人、村党支部书记宋时讯带领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成果。
近年来,招贤镇党委从“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的高度,注重发挥农村退役军人创业致富“领头雁”作用,吸纳退役军人中的优秀人才充实村支部班子,鼓励和扶持退役军人在农村工作中挑大梁、唱主角,着力将他们锻造成村级班子的中坚力量。对外出务工、经商的退役军人,该镇通过组织回请,重点培养,是党员的退役军人安排进村党支部班子,不是党员的一方面积极培养其入党,另一方面鼓励其参与村委会竞选,促其成才。
招贤镇武家曲坊村党支部书记董学山在部队立过功,回乡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后,把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为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抓手,带领村民将脏乱差的村庄改造成干净整洁的社区,从幼儿园到小学,教育设施按照城市化标准配套,暖气、天然气、污水管道通到了村民家门口。更让老百姓有盼头的是,这里的现代农业产业初具规模,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群众有楼住、有活干、有钱赚,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昔日的后进村一跃成为全镇乡村振兴的样板村。后王家春生村党支部书记、退役军人王兴锡,把在军营里培养起来的敢于担当、正直严谨、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投入到农村工作中,带领群众发展温室蔬菜种植,使一个贫困村发展成为小康村。
目前,全镇已有18名退役军人进入农村党支部班子担任了党支部书记,成为带动农村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退役军人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具有服从意识、大局意识、知行合一的执行力、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队伍。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优秀退役军人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农村干部,让军人的本色在美丽乡村一线闪闪发光,为乡村振兴谱写壮丽新篇章。”招贤镇党委书记张运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