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真真
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岗位培训,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素质,而且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这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可持续发展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企业岗位培训具有规范性、直接性、针对性和时效性等特点。因此,在企业岗位培训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以上特点,要在工作的内容、方法和形式上创造性地进行思考和探索。分析员工心理诉求,明确岗位培训目标
企业是由员工组成的,每个员工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薪酬待遇,这就使得员工之间的心理诉求有着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分析员工的心理诉求,并进行系统分类,然后才能进行有针对性培训,从而最终能将员工的思想、行为统一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上来。根据不同岗位的实际需要,紧紧抓住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实际情况,针对员工的心理、技能、文化、专业、管理等方方面面的训练和培养,让员工的总体思想与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让员工的奋斗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通过员工的思想转变来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岗位培训方法,提高岗位培训效果
要让企业员工不断自我学习,提高岗位技能,必须先做通员工思想工作。一个员工如果政治思想素质不高,对企业和自身的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不爱岗敬业,可以想象其对岗位培训是如何消极和抵触。企业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对知识能力的提高起着引导作用,人文素质对科学技术素质的提高起着促进作用。
(1)组织关怀型员工的培训方式。可以通过团队建设、培养奉献精神等方法,提升基层员工对企业发展目标的认识,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斯巴达方阵”的拓展培训,就是很好的企业团队建设的培训方式。在古罗马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战争中,斯巴达克用一支训练有素的奴隶队伍组成斯巴达方阵,与当时欧洲最强大的罗马军队相抗衡并取得一系列胜利,极大地震撼了古罗马奴隶主的统治。中国知名企业家柳传志一直带领着联想团队致力于构建斯巴达方阵。斯巴达方阵是由众多的基层员工组成,把他们训练成信念坚定、团队奋进、统一行动、精诚协作的“斯巴达成员”,就相当于为企业构筑了铜墙铁壁,企业的基层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全面地与企业的建设、发展融为一体。
(2)组织激励型员工的培训方式。企业需要通过差异性的个体培训来达到每个人的需求。技术骨干和中层管理人员是一个企业的中流砥柱,他们更迫切要求自身技能的提高和将来职业生涯的提升。这个时候,企业就应该对技术人员进行最专业的培训,可以安排他们去先进的企业学习和掌握最新技术,可以将管理人员送去高等学府深造,可以请管理大师对骨干进行指导和培训。培训符合了员工的自身需求,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就不难开展。总之,对于这部分员工的培训,企业一定要舍得花成本、花时间,因为只有中坚力量的员工发挥更大的作用,企业的发展才有强劲的动力。
紧密结合企业岗位培训,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
企业在加强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工作的同时,更要注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针对员工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加以解决和引导,使其安心和胜任岗位工作,是企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企业员工尚存在不少思想方面的问题,比如有的员工受社会上不健康文化的渗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滋生;有的员工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行业失去信心,在工作中得过且过;有的员工业务素质可能很不错,但是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安全意识淡薄;有的员工工作中违反操作规程,随意蛮干,习惯性违章,导致工作中出问题;也有个别员工是由于临时性的思想障碍,如家庭问题、同事关系、劳动报酬等,使身心健康受损,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员工本身的心理健康发展。企业的职教人员和政工人员必须善于抓住这类问题,及时发现这类问题,在平时培训、学习和工作中,及时正确地对员工加以引导、教育和转化。
建立完整的培训系统,健全各项培训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
一个有效的培训体系必须保证企业的员工在不同的岗位都能接受到相应的训练,这就要求培训体系的建设必须保持纵横两个方向的均衡。纵向要考虑新员工、一般员工、初级管理者、中级管理者、高级管理者之间的各个不同级别,针对每个级别不同能力的要求,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横向要考虑不同职能部门需要的专业技能,以此来寻找培训需求和设计相应课程。
制定职责分明的岗位培训制度和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同时注重情感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我们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严格坚持制度管理的同时,切实注重情感管理,做到制度化与人情化的统一。
岗位培训最直接地面对各个岗位和员工个人,因此紧密结合各种岗位培训活动,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企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工作单位:日照公路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