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史树梅
虽已立秋,仍酷暑难耐。8月9日一上班,东港区后村镇党委书记陈彬忙碌的身影便闪现在街巷和项目现场:到村里查看防疫落实情况,到竹田社区了解续建公寓建设进度,到水库大坝查看水位并部署防汛和安全生产工作……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忙是正常,每天不到现场看看,心里不踏实。只有脚踏实地为老百姓干事,才对得起‘党员’这一身份。”一句话,道出了陈彬的初心。
后村镇地处东港区西南部,辖61个行政村,是日照机场和日照空港经济开发区所在地,也是东港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之一。融入空港、服务空港,成为后村镇的使命与担当,也是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
如何借势借力加快发展,如何做优服务承接辐射,这是陈彬一直思考的问题。定好方向,发展才能“不迷航”。陈彬确定了以党建为引领,以打造“蓝色空港、红色曙光、文旅茶乡、美丽后村”为目标的发展路径,让基层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身处基层一线,乡镇党委书记更有责任让党旗在基层高高飘扬。”陈彬时刻激励自己,做好“领头雁”,把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扛起来。
后村镇以打造红色曙光党建品牌为引领,创新实施“五抓五强五提升”专题活动,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新水平。“五抓五强五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被作为全省典型案例推广。借助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以曙光小学党史教育基地为载体,邀请专业团队深入挖掘“日照暴动”红色革命历史,打造集“镇委党校培训、党史党性教育、文化旅游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教育阵地。
今年的换届选举又进一步夯实了党建基础:后村镇在全区率先实现了党支部书记依法兼任村委会主任、女性和35岁以下青年进班子三个100%目标,真正选出了好“头雁”、好“班子”。
然而,一个乡镇,特别是周边有机场、有空港产业,要想增强发展的硬实力,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关键。看准问题后,陈彬不遗余力地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全面推动完成“热网、水网、路网”三大工程,铺设供热管道12.6公里、污水管道37公里,硬化道路47.8万平米,建设里程33公里,打通了后村镇高质量发展的任督二脉。
打开发展新格局的同时,陈彬还一门心思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立足全镇4万亩茶园特色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加快一轴五区两廊七景功能区规划,统筹推进农业(茶业)“新六产”示范工程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同时,实行村庄抱团发展,在全市先行先试,大力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全镇已建成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3家,其中7家合作社被评为市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示范社。所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70%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
“让百姓得实惠,凡事多替群众着想,工作开展起来就会事半功倍。”这席话,是陈彬的“工作真经”,也是工作心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后村镇曙光小学、崖头小学、机场小学三所新校区,全部启用,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新创建省级美丽乡村2个;整治河道11条,改造村级自来水管网30个;硬化“户户通”道路75万平方米。全面提升驻地路网建设,新修建蓝天八路,延伸向阳路、振兴路、利源大街,拓宽提升后涛线,极大提升了村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
有担当能拼搏,有激情善作为,有责任不懈怠,这就是陈彬。而今,陈彬正同后村镇的干部群众携手并肩,在实现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