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左加欣 报道
本报讯 近日,在童海港,岚山海事处海巡执法人员正在对船舶航行设备、防污染设备等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直通车”机制,发送给企业管理人员,防止船舶“带病”航行,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直通车”机制产生于岚山海事处日常监管执法过程中,“直通车”机制扣紧“海事监督责任”与“企业主体责任”链条,海事部门将现场监督、码头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以及船舶作业表现等,通过邮件、会议、走访、约谈等多种形式,直报航运公司经营人、管理人,将他们由风险管控的“旁观者”转变为“局内人”,督促企业整改安全隐患,提升安全管理效能。
“截至目前,岚山海事处已经与40余家船公司建立了交流渠道,与3家船公司签订了直通协议,经常到港船舶所属公司全部纳入了‘直通车’服务范围。”岚山海事处副处长项兴录介绍。
与此同时,岚山海事处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以贴心服务的“加法”,换取服务对象跑腿的“减法”,为航运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了海上平安岚山建设。
“我们岚山海事处全面实施‘一网通办’,14项政务办理实现了‘零跑腿’;在涉海工程项目施工船审批上,从过去的办结最长15日,缩短至7天以内,大大降低了施工船停航等待的成本,加快了航运企业健康发展。”项兴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