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深化派驻机构改革综述
全媒体记者 张文豪
通 讯 员 吕凤梅
山海天纪工委监工委着力破解派驻工作中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的问题,推动派驻监督由“有形全覆盖”向“有效全覆盖”深化。今年以来,派驻纪检监察组紧盯环境污染防治、安全生产、优化营商环境、为民办实事项目等重点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对出工不出力、弄虚作假、推诿扯皮等问题,共计提出监察建议2份、通报批评11人次、约谈31人、诫勉3人,派驻监督的“前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提高站位强化“愿监督”的自觉
在派驻纪检监察组中,有些工作人员是从区直部门考察抽调的,对工作不熟悉,与监督对象“低头不见抬头见”,不愿监督的问题比较突出。
“强化监督不是跟谁过不去,不是故意挑刺找茬,而是真心为干部着想、对干部负责,是对干部最大的关心、最好的保护。”山海天纪工委监工委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加强日常监督工作会议,多次给工作人员辅导相关知识,引导派驻纪检监察组及相关干部深化对“没有监督的权力是可怕的,不受监督的干部是危险的”等观点的认识理解,澄清模糊认识,不断增强“愿监督”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准确把握大局大势,解决“跟不上形势、看不到任务”的问题。
同时,聚焦派驻纪检监察组的主责主业,把准职能定位,严格学习落实《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监督执纪监察工作办法(试行)》《派驻机构监督执纪监察工作文书使用指引》《派驻文书工作审批流程》《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驻在部门单位有关工作及重要事项报告备案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和工作部署,履职效能不断提升。
理顺机制激发“敢监督”的担当
“派驻纪检监察组就是代表区纪工委监工委履行监督职责,直接对区纪工委监工委负责并报告工作。”派驻纪检监察组一组建,山海天立即理顺机制,明确派驻纪检监察组与驻在部门是监督和被监督关系。
派驻纪检监察组对发现的派驻机构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的问题线索及时向区纪工委监工委报告,中层以下人员的问题线索及时处置并报告处置情况,对区纪工委监工委交办的问题线索都能做到依规依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进行调查处理,确保履行监督责任有力有效。
“要不辱使命,勇于监督,善于监督。”山海天纪工委监工委派驻纪检监察组一组组长刘加德表示,体制机制的理顺,工作起来有底气,激发了派驻纪检监察组“敢监督”的担当,今年以来,派驻纪检监察组都消灭了“零办案”现象。
创新方式提升“会监督”的本领
比起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似乎更容易被理解和宽容,实际上危害相当大。不会监督的人去搞监督,很容易使监督沦为“纸老虎”,折损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山海天纪工委监工委探索运用“点穴式”“访谈式”“参与式”“察访式”“报备式”“跟踪式”“互动式”“关爱式”等灵活方式,促使派驻监督既有力又有效。
深入所联系的部门单位,采取“一对一”访谈的方式,从家长里短中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称之为“访谈式”。今年以来,聚焦“三重一大”事项、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发现问题13个,列出问题清单并向单位发出整改提醒函,督促其立行立改。
方式方法的创新,让监督更能贴近实际、充分融入、精准到位,破解“看得见不一定管得着、管得着不一定看得见”的问题。今年以来,参加“红脸出汗”谈心谈话9次、“三重一大”等事项党组会议43次,审核把关“三重一大”事项121件,提出意见建议37条;围绕春节、清明、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区纪工委监工委机关会同派驻纪检监察组加大明察暗访密度和频次,组织开展公车私用、公款吃喝、收送节礼等专项检查16次,释放了持续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通过建立完善廉政档案、核查个人重大事项报告、严把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等措施,补充完善中等职员廉政档案114份,党风廉政意见回复5177人次,强化对干部的常态监督、长期监督;建立市委巡察整改跟踪检查机制,派驻纪检监察组对需要整改的事项,建立台账,跟踪督查,监督所联系部门抓好整改,确保问题真改实改彻底改。
“监督执纪不是以处理干部为目的,恰恰是让干部不犯、少犯错或不犯、少犯更大的错误,是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纪工委监工委负责人表示,有效的监督让被监督单位的干部职工时刻感受到“纪律就在身边,纪检监察组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