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潇 报道
本报讯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五莲县委编办立足本职,结合实际,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始终,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办实事、开新局的强大动力。
用心“访”民情,筑起包联小区“幸福线”。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到包联小区开展走访了解居民对市容市貌、交通、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11个方面的需求建议,并将收集到的14项意见反馈相关职能部门。疫苗接种工作中,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包联小区,采取“逐户走访+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摸排,逐一询问小区居民疫苗接种情况,设立疫苗接种台账,在保证知情、同意、自愿的前提下,引导并鼓励包联小区居民进行新冠疫苗接种。
用情“引”人才,打出人才招引“组合拳”。建立健全“控编不控人才”的编制使用机制,科学制定年度用编进人计划,优先保障一线和重点领域高层次人才用编进人需求,今年已为应急、农业、住建、自然资源等重点领域安排招考(聘)计划200余名。为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安排用编进人计划40名,充实基层工作力量、补充“新鲜血液”。探索事业单位招聘“三步走”模式,即外出校招急需紧缺人才、重点引进优秀党员学生干部和公开招聘普通工作人员,不断提升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在全县人才队伍中的占比,实现编制管理与引进人才“双赢”。
用力“惠”民生,耕好机构编制“责任田”。对落实重大决策部署、关系民生的重点领域,给予充分保障,共为安全生产、政府投资评审、司法、建筑工程管理、社会治安等领域核增事业编制85名,从省、市、县三级待分配编制中调剂90名事业编制下沉到乡镇(街道)。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力量,为县应急管理事务服务中心核增事业编制10名,并按照空编即补的原则,调入4名工作人员,安排招聘计划5名,努力实现编制资源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