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开庭效率 摆脱诉讼时空限制 减轻当事人诉累
全媒体记者 蒋月阳 报道
本报讯 9月16日上午10点,日照市民王先生起诉女儿不肯支付赡养费一案开庭。与以往不同的是,原告在日照市法律援助中心,而被告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人民法院,双方当事人通过网上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了庭审。这是日照首起跨省开庭的法律援助案件。
这起关于赡养费的纠纷还要从25年前说起。1996年,原告王先生与妻子因感情不和在东港区人民法院调解离婚,女儿王某(即本案被告)由王先生抚养并由王先生承担全部抚养费。1997年,王先生前妻争取女儿抚养权,女儿王某也自愿选择跟随母亲生活,又在东港区人民法院的调解下变更了女儿王某的抚养权。后来,王先生一直定期支付抚养费直到女儿大学毕业。而在女儿大学毕业后,却忽然与其断了联系,王先生几次试图寻找未果。
2016年,王先生身患脑梗导致半身不遂,生活几乎完全不能自理,其多次联系女儿王某都没有得到回信。今年,没有劳动能力的王先生又面临进行心脏支架手术,他便来到日照市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了解到案情的复杂,市法律援助中心党支部书记梁作升亲自帮助其拟诉状,并指派山东周智律师事务所的刘红梅律师对王先生提供援助。开庭当日,考虑到王先生行动不便,常驻法律援助中心提供公益服务的刘中强律师,还主动将其背到了二楼的庭审室。
“以往涉及两地的案件,尤其是跨省案件,法庭需要原告或者被告方到受理案件的法院才能开庭审理。”梁作升介绍,鉴于原告行动不便及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日照市法律援助中心积极指派援助律师参与云庭审,一方面扩大了法律援助服务群众的覆盖面,另一方面也方便了当事人,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当事人的诉累,节约了司法资源。
近年来,日照司法行政部门积极借助人工智能最新科技成果和信息化技术手段,不仅有效提高了开庭效率,更是摆脱了诉讼地域、时间上的限制,也极大减轻了当事人的诉讼负担,提高了案件的审理效率。
据了解,案件目前正在进一步审理当中,日照法律援助中心还在持续为原告提供相关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