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郑笃凯
近日,喜报传来,由应急管理部评选的全国应急管理系统一级英雄模范、二级英雄模范、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中国消防忠诚卫士揭晓,我市岚山区沿海路消防救援站站长刘森被表彰为“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全省仅有2人获此殊荣。
“13年来,是消防救援队伍锻炼成就了我,是第二故乡日照温暖浸润了我,让我体会到了‘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的真谛,也让我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就是在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刘森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感慨地说。
不忘初心,舍生忘死抢险救援
2008年,20岁的刘森从河南开封老家来到山东日照,成为消防救援队伍中的一员,从此他的人生变得不同寻常。
在20岁这个年纪,大部分热血青年都有着怀抱钢枪、保家卫国的梦,刘森也不例外。因此,当时刚刚入伍的他,一度因为“碰不到枪”而意志消沉,对什么都提不起劲儿来。
“我们手里拿着的不是钢枪而是水枪,但水枪,是可以用来救人的!”关键时刻,新兵连指导员的一席话点醒了刘森。
“是啊,不论是战场还是火场,人民子弟兵的天职就是保卫人民。而在和平年代,消防战士也有着更多践行职责使命的机会。”很快,在与战友一道学习、训练的过程中,刘森转变了思想,把消防队伍当成了自己的家,把救民水火、助民危难当成了自己毕生的信仰。
因为这份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救援工作再困难,即使只有一线希望,也要尽百分百努力救援。这是刘森在处置各类急难险重任务时始终坚持的信念。
一次,日照某公司蒸煮塔脚手架发生坍塌,3名工人被困,亟待救援。面对30多米的高塔,内部情况不明,怎么办?
“我去!”刘森说。危急关头,顾不上多想,他二话没说进入塔中实施救援。当时,塔内一片漆黑,工人们被困在最不利救援的区域,倒塌的脚手架横七竖八,背后的安全绳是他们生命的唯一保障。若发生二次坍塌,后果不堪设想。
最终,经5个多小时的奋战,3名被困工人被成功救出。“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辛苦和汗水都值得。”刘森笑着说。
2017年6月5日,临沂金誉石化发生重大爆炸事故,刘森所在消防站是距离事故现场最近的消防救援力量。面对紧急情况,他主动请战带队奔赴现场实施救援。
“到火灾现场后,才发现管廊已烧得面目全非,空气中都是刺鼻的气味,着火罐随时可能再次发生爆炸。那一次,我们与死亡的距离是如此之近。”
面对火光冲天的罐区,刘森接下了近距离实时监测罐体温度的任务。
顶着浓烟、冒着烈火,他一次次往返火场,穿梭于罐区之间,携带有毒气体探测仪和测温仪近距离对火场进行实时监测,在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里,不断地及时提供火场上第一手重要数据,为后续增援力量到场科学展开战斗提供了最准确、最及时的信息和参考……
13年,4700多个日夜,刘森始终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先后参加灭火抢险救援2500余起,营救、疏散群众600余人。他一次次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用生命践行着入伍之初许下的誓言。
从事消防救援事业13年来,刘森刻苦钻研业务,苦练救援本领。在第一届“全国公安消防部队打造现代化消防铁军比武活动”中,他凭借过人的坚毅和努力,斩获了“消防铁人”项目全国第四名的好成绩,被荣记个人“一等功”。因在历次抢险救援工作中的突出表现,他先后荣获“全国119消防奖”先进个人、“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优秀共产党员”“十佳齐鲁青年消防卫士”“齐鲁最美消防员”“全省十大杰出齐鲁消防卫士”“十大齐鲁消防建功标兵”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
牢记嘱托,忠实践行训词精神
荣誉催人奋进,使命召唤担当。
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培训经验,刘森先后15次参加省、市组织开展的攻坚组集训、新兵训练、岗位练兵等培训任务,被省消防救援总队表彰为“优秀教官”2次,全省训练标兵1次,为消防救援一线培养了数批骨干力量。
如今,他也从一名“消防兵”一步步成长为优秀的基层消防指挥员。他所在的岚山区沿海路消防救援站,地处江北最大的液体危化品集散地,辖区各类化工企业众多,消防安全形势异常严峻,对消防指战员们的专业知识和实战水平都有着较高要求。
3人架设15米金属拉梯操、300米供水操、小型坑道救援操、楼层快速进攻操、利用半固定设施灭火操、外浮顶罐垂直干线铺设操、流淌火灭火操……这些说来简单的词汇,凝聚着的却是刘森的心血,每一种操法,都来源于生死关头的“参悟”和日积月累的思考,也充分体现了他在消防体制改革中的进取精神。
“搞这些‘操法创新’,就是为了争分夺秒地开展好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消防员早一秒,可能被困人员就安全一分。”刘森坦言,在2015年日照“7·16”石大科技液态烃储罐泄漏爆燃事故、2017年临沂“6·5”金誉石化爆燃事故等实战中,所创的操法也得到了检验,并在全省消防救援队伍中予以推广。
来到岚山区沿海路消防救援站后,刘森对火灾防控工作格外上心。因为他深知,“防范胜于救灾”。为此,他始终奋战在阵地最前沿、安保第一线。
白天,他带领所属消防站的指战员对辖区重点单位和场所要害部位开展“六熟悉”工作;晚上,逐个修订完善预案,切实做到辖区底数清、情况明。在“六熟悉”过程中,刘森把“防消联勤”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利用自己丰富的防火灭火知识,对各重点单位特别是化工企业的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
到岚山区沿海路消防救援站任职2年来,刘森带队开展辖区“六熟悉”100余次,发现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800余处,累计培训企业专职消防员500余人(次),进一步强化了辖区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和责任落实水平。
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早已在刘森身上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他以青春和热血诠释了对消防救援事业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用自己的执着信念和坚强毅力,一如继往地践行着一名党员和消防指战员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