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启用11 个村级养老服务中心、33 个幸福驿站,南湖镇坚持“一村一策”,以有解思维破解养老之难———
全媒体记者 史树梅
“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享受到吃食堂的待遇,真是高兴。”11月28日上午,鞭炮锣鼓声中,南湖镇11个村级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下湖一村的82岁老人赵龙云跟老伴高兴地合不拢嘴,“不仅能提供午餐,还给安排了休息室和娱乐室,真是考虑得细。”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造成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民办养老院条件虽好,但普通百姓承担不起高额费用;公益性养老机构费用低,却又无法对乡村老人产生太大的吸引力。
“跟着孩子们去城里住,就给他们添负担,我跟老伴在家他们又担心饮食起居。”与多数人一样,赵龙云渴盼子孙走出村庄,更怕成为这个小家的“负累”。
以有解思维破养老难题,南湖镇探索实施“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驿站”模式,坚持一村一策,分类逐步推进,明确每个管区至少建设一个中心,配餐服务周围村庄。目前已建成启用11个村级养老服务中心,33个村的幸福驿站。
“一餐热饭”,破解养老之难。记者实地探访了建设面积1000余平方米的下湖一村养老服务中心,设有餐厅、厨房、休息室、娱乐活动室等功能室,而且每个餐桌上摆放着服务卡,上面有老人的姓名、电话等基本信息,便于及时掌握情况。在这里,该村75周岁以上本村户籍老人和五保供养老人以及失独家庭,可免费就餐。
“有热腾腾的午饭,还有休闲文艺活动,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孩子们也都可以安心工作了。”饱经风霜的老人们脸上绽放着幸福的微笑。
据了解,南湖镇党委政府把养老服务中心和幸福驿站建设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镇财政自筹132万元,镇村累计投入1096万元用于村养老服务中心以及幸福驿站建设、运行等。新建养老服务中心(驿站)3800余平方米、改建6000余平方米。所有的养老服务中心配备标准化厨房、多功能餐厅、无害化餐桌餐椅;同时,设置休息室、棋牌室、阅览室等活动场所,让老年人不仅吃饱、吃好,还要开心、健康。
立足实际,南湖镇选择基础设施较好的村、老年数量较大的村,建设养老服务中心,配备全套设施、服务活动场所,为周边小村供餐。并与普天安泰养老服务公司合作,从硬件安装、食材配送、人员培训、服务保障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保证就餐安全、服务质量。
“镇财政根据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大小,每年拿出10万元至15万元支持运营,同时,拿出2万元支持幸福驿站。”南湖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焦安志介绍,该镇养老服务中心和幸福驿站,以第三方运营模式为主,主要通过“政府补贴+村集体出资+爱心企业和个人捐赠”,解决初期运营的资金问题,并不断探索增收途径,以培养其“造血能力”,进而实现可持续运营。同时,用活扶贫政策,动员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到养老服务中心务工,开发公益性岗位,实现多方共赢。
以西沈马庄为例,该村是远近闻名的大棚蔬菜种植村,2020年村集体收入达到93万元。目前,该村养老服务中心委托普天安泰公司进行运营,就餐人数70人。为壮大集体经济,该村计划新建仓储恒温库1座,建成后对外出租,租金将用于养老服务,以实现长期可持续运行。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养老服务中心启用当天,各村纷纷接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捐赠,其中西沈马庄、王家官庄等村收到捐款超15万元,可基本保障本村养老服务中心运营。每个村都成立“幸福养老”志愿服务队伍,村干部、党员、志愿服务者定期到养老服务中心、驿站参加义工活动,为老人包饺子、理发、送餐等,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观看红色电影、看样板戏等,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下一步,南湖镇将坚持不懈抓好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全镇村级‘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驿站’全覆盖,并积极探索乡村养老的延伸服务,让老年人都能过得更幸福、更快乐。”南湖镇党委书记辛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