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服务一人、解放一家、稳定一方,黄墩镇把贴心服务送到残疾人身边———
“如康家园”托起残疾人幸福梦
  

全媒体记者 王季平
通讯员 张 琳
  面对生活中很多残疾人“上不了学、出不了门、离不了人、就不了业”等急难愁盼问题,如何整合政府、社会、家庭的力量,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快乐生活?
  岚山区黄墩镇进行着有益实践:建设“如康家园”,形成“日间照料+康复+助残”的“3+N”服务模式,并将“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纳入年度重点改革事项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民生项目,让一项又一项的暖心措施凝聚成残疾人的幸福保障。
  黄墩镇“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是以盛浔医康养中心为基础,为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集托养、康复、辅助性就业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
  在盛浔医康养中心,宽敞明亮的康复室、量身定做的康复计划、暖心周到的工作人员……不仅真正解决了患者康复训练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同时在专业医生看护下,每一位患者都能够有效地使用各种康复训练器械,更好地促进身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刚来的时候我都动不了,喝水、吃饭都要别人帮助,但来这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康复训练,现在吃饭、穿衣服都能自己干了,也可以慢慢地站起来走几步,效果非常好。”51岁的刘相东说道,“平时还有人跟我聊天,也交到了朋友。不但身体好了,心情也愉快了。”
  通过日间照料,让他们借助“如康家园”实现了“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不但解决了残疾人自身的照料问题,也解放了残疾人家庭劳动力,促进了社会和谐。
  据了解,通过在盛浔医康养中心做康复锻炼,刘相东现已从失能状态恢复到半失能,并且还在继续好转中。
  “现在我上午做康复训练,下午做些简单的手工劳动,每个月还能挣接近500元,不但身体好了,还能帮家人减轻点负担。”刘相东满脸洋溢着感激之情。
  帮助残疾人走出家门,只是“如康家园”功能发挥的第一步,带动残疾人创造价值、自主实现收入,才是“如康家园”建设的初衷所在。
  “2020年,我们就设立了自己的辅助性就业工作室,组织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做一些茶叶包装、打包等力所能及的手工活。”“如康家园”负责人孔凡诺告诉记者,通过这些简单的手工劳动,有的人每个月能拿到400元以上的收入。
  孔凡诺介绍,早期的订单式手工活是不定期的,缺乏保障,为改善这一情况,让在康复中心的残疾人有稳定收入,盛浔医康养中心2021年又投资10万余元,新上一套豆制品加工设备。如今,黄墩镇“如康家园”有了自己的辅助性就业项目,豆制品加工、分装、打包等,让残疾人的生活更有保障,也给他们家庭带来新的希望。
  2021年,黄墩镇对残疾人的贴心服务又向前迈了一步,该镇建设了社区康养驿站,将为残疾人提供的日间照料、居家服务、康复治疗、心理疏导、免费就餐等多样化服务延伸至社区村庄,目前该镇已打造“康养驿站”9个。
  “服务一人、解放一家、稳定一方”,正是“如康家园”发挥作用的生动写照。接下来,该镇将逐步推进社区康养驿站建设,实现社区、村庄全覆盖,让残疾人服务保障更全面、更有力。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如康家园”托起残疾人幸福梦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