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日照精彩蝶变,日照交通能源发展集团———
全媒体记者 张兴杰 孟凡虎
2月12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在“城乡面貌深刻变化”部分指出:“日照西综合客运站等公共服务设施落成启用。迎宾路快捷路、厦门路等城市道路建成通车,城市公交和慢行系统显著优化。潍日高速、岚罗高速建成通车,交通枢纽优势更加凸显。”
这是对全市交通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承建单位———日照交通能源发展集团的充分认可。
2021年,日照交通能源发展集团紧紧围绕日照精彩蝶变“加速跑”,交出提升城乡功能品质“新答卷”。
交通基建跑出新速度。承担高速、国省道、市政道路、农村公路等建设项目28个,产值34.3亿元;中标项目29个,中标额30.4亿元;取得市政总承包一级资质。其中,新台高速鲁苏界段比合同工期提前交工,建成全国最大跨度钢混组合梁桥,获得6项国家专利,填补了施工空白。济高高速三标段在全省率先使用三维激光摊铺机,进行桥面铺装;采用双层联铺施工工艺,进行基层摊铺,工期缩短1/3;被授予全国交通行业五星级现场称号。疏港、天巴高速开工。313省道大中修工程提前2个月通车,是全市投资最大、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养护施工项目。淄博路地道工程竣工,是单体规模最大的综合市政项目。
能源供应呈现新面貌。安全供气2.58亿立方米,荣获山东省燃气热力先进单位。建成运营LNG调峰储气设施,储备气源200万立方米,补足了存储短板。岚山油气公共管廊主体贯通,提高了化工园区竞争优势。开展煤炭、成品油、LNG罐箱等能源销售业务,产值5.36亿元。运营4处服务区、6座加油站、4座加气站,销售汽油7880吨、柴油1.27万吨,加气7410吨。
惠民服务展现新担当。新开、优化线路23条,填补线网空白141公里。改造提升日照路公交首末站,推进黄墩公交首末站,增加公交站点44处。打造守时公交、开辟旅游专线、开展托运业务,公交运营里程6200万公里,运送乘客5820万人次,被评为“社会责任报告优秀企业”。打造汽车站“城市会客厅”,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安全运送乘客24万人次。推进全市“ETC+车生活服务”试点,新接入停车场1 8处,增加泊位5826个。
同时,菏泽路公交调度中心交付使用。颐养公寓一期运营,康复医疗中心、母婴中心入选全省医养结合典型案例。
报告提出了今后五年“六个新突破”奋力谱写现代化海滨城市精彩蝶变新篇章,2022年,有“日照铁军”美誉的日照交通能源发展集团紧紧围绕“提升城乡功能品质实现新突破”再“提速”。
在国省道项目中,推进220省道西延,南沿海日钢段高架,222、225、342省道大中修等项目,发挥好市内交通基建龙头优势,强化高速、国省道建设市场主导地位,提高市政、交安工程领域占比,布局轨道交通、港口航道、水利工程建设市场;在市政道路项目中,建设高新区园区道路;在农村公路项目中,实施五莲公路改造及“村村通”工程。以创建“公交都市”为目标,推进日照综合客运站配套工程建设,完成北广场、公交综合体主体结构,优化调整13条线路,5月底前完成全市1109个智能候车亭改造,做好省运会车辆服务保障工作。
推进燃气传输“一张网”布局。加强与中石化、临沂中孚、山东新奥合作,发挥LNG储配保供能力,保障全市天然气充足稳定供应,安全供气2.5亿立方米。实施碑廓门站、河山门站双气源连接等6项管网互联互通工程。推进服务区“一站式”运营。创新“服务区+”多元业态,采取“租赁+服务+监管”模式,打造智慧型、人性化、体验式的网红服务区。立足区域位置、客户群体、油品种类,“一站一策”,高标准运营10座加油加气站,建设交发石化第十五加油站、陈疃加气站,推进大青山LNG加气站。
画好为民服务“同心圆”。高标准优化线网,以创建“公交都市”为目标,“提速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优化调整13条线路,打造靓丽的城市流动风景线;丰富运营模式,推行“区间线、高峰线、跨线直通车”服务,构建功能明确、层次清晰的“快—支—微”三级网络结构。高规格完善配套,推进日照综合客运站配套工程建设,完成北广场、公交综合体主体结构;5月底前完成全市1109个智能候车亭改造,助力精致城市建设;对接高新区、开发区、山海天,扩大公共自行车运营范围,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高品质提升服务,启动智慧公交建设,升级“新出行”App,实现“实时调度屏、站点预报屏、乘客手机屏”三屏联动,提升出行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