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画笔绘出美好新生活
——浮来山街道推动农民书画产业发展侧记
  

本报通讯员 罗兴坤
  “有人能欣赏咱的作品,并愿意花钱买,当然是高兴了。”近日,在浮来山街道后石灰窑村,尚现成喜气洋洋地给大家展示,他创作的一幅八尺《柿红秋意浓》写意画,在短视频平台上卖出了2200元的价格,被湖北的书画爱好者订购收藏,这可是老尚今年第6笔书画拍卖收入了。
  如今,在浮来山街道,像尚现成这样的农民书画家还有很多。他们有的白天劳动,晚上创作;有的在家专业创作,靠书画收入。书画艺术已成为浮来山街道一个响当当的文化产业,成为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街道也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地处文化旅游胜地浮来山脚下,浮来山街道文化底蕴深厚,书画艺术源远流长,是山东省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仅新中国成立后就走出了众多书画名家。莒县“书画六老”中的王艺石、任英民等都是浮来山街道人。
  近年来,浮来山街道立足书画文化优势,因势利导,着力推动农民书画发展,在街道驻地建起文体书画中心,为创作成绩突出的8名书画家专门设立了创作室。在9个新村设立了书画艺术学校,帮助30名农民书画人才在家中建起书画创作室。还定期举办书画培训,聘请书画老师前来授课,推荐到上级有关院校进修学习,举办书画展览活动,对书画创作成就突出的个人进行奖励,激发他们书画创作的积极性,提高书画艺术水平,推动全街道农民书画艺术的发展。
  大薛庄村农民书法爱好者罗明海,对“一笔双勾”特殊书法情有独钟,街道得知后第一时间靠上支持,帮助其设立创作室,推荐他到市文化馆学习,多次到外地参加书法培训、展览。去年,罗明海“一笔双勾”书写的20米长卷《文心雕龙》作品,在山东电视台《放飞梦想》栏目播放,收到广泛好评。“一笔双勾”书法也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书法一项,年收入就达到20万元。
  陈家河村农民画家朱秀海,街道多次帮助其作品到外地展览、交流,通过不断学习,朱秀海的创作水平也快速提高。目前,朱秀海成功加入了省美术家协会,其创作的大型山水画《江山多娇》被省书画院收藏。
  目前,浮来山街道农民书画爱好者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共有中国书协、美协会员6名,省书协、美协会员16名,市书协、美协会员60名,县书协、美协会员80名。农民书画以其朴实的风格、精湛的艺术名闻遐迩,走出村落,销往全国各地。去年,全街道仅书画一项收入就达到400万元。
  眼下,浮来山街道的农民书画家们放下锄头、拿起画笔,画农民的心,画农村的情,正描绘着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的美好生活。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区域·莒县】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画笔绘出美好新生活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