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志愿者郭建勇:播撒书法的种子
  

全媒体记者 黄建玲 许芮
  坚持,是因为热爱。但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热爱的心,缺的是能始终为之坚持的恒心。日照海关四级高级主办郭建勇就是如此,他带着翰墨行公益,择一事,终一生。
  3月3日,记者在日照海关会议室见到郭建勇,他戴着眼镜,谈吐文雅,举手投足间透着浓浓的书生气息。他从小学四年级便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日照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郭建勇最擅长小楷与书法史研究。
  十几年来,郭建勇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在业余时间将自己的书法专长,融入到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文化志愿服务抛洒汗水。
  单位的文明创建、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传统文化学习教育都有他投入的心血;书法比赛现场、学校课堂上、社区广场上、村委大院里都有他挥毫泼墨的身影。
  早在1997年,他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造时,他就曾通过学校介绍资助过陕西西安的一名贫困学生,前后资助了有3年的时间。
  郭建勇说,最开始他从事志愿公益活动都是较为零散的,后来经过深思熟虑,要想更好地投入到文化志愿服务中去,必须自己要有定位,有规范的组织,而他最大的优势就是书法。以书法为载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就是他想干的,他加入了所在单位的志愿组织“蓝飘带”,开启了“正规”的志愿服务之路。
  在单位,郭建勇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书法讲座,交流切磋,让不少同事的书法水平日益精进;进学校,他带着书法大字帖让孩子们翻阅欣赏,结合书法内容,给孩子们讲授传统文化知识。当孩子们拿着自己的书法作品让他指导时,他开口总是先给孩子以鼓励:“你写的真棒,长大了也许是一名出色的书法家呢”,接下来才是细致的指导,他小心呵护着孩子们心中的这颗‘兴趣’种子;到乡村,现场书写带着墨香的春联,让村民们近距离地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与优美。
  “志愿者都是在服务别人,服务社会,去年我们还专门为我市其他行业的志愿者送去了‘春节礼’,志愿者想写什么,我们就挥毫写什么,送上专属的春联、福字。”郭建勇兴奋地说,当天活动一上午没停歇,现场创作作品300余副。这份志愿服务已经持续3年。
  同样在单位,每年春节的对联、福字,郭建勇与几位同事全权“承包”,海关的同事人手一份,同时还送给其他有需要的公益组织。
  “每年进入腊月,我们几个书法爱好者就利用空闲时间写春联、福字,一幅幅攒起来,放假前拿到球场上,让同事来挑选,这个活动我们已经举办5年了,以后也会长久的办下去。”郭建勇表示,这种形式能够很好地将单位新时代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大家在浓厚的文化氛围得到浸润与滋养。
  “在郭建勇的感召下,我们单位的所有志愿者都活跃在各自志愿服务岗位上,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余热。2020年,我们单位被评选为‘全国文明单位’,这就是最好的证明。”日照海关政工科王宁介绍。
  参与志愿活动,个人是离不开集体的,一滴水总得融入大海。“我们海关215位在编人员全是‘蓝飘带’志愿者,在这种氛围下,志愿服务干得都很起劲。”对于郭建勇而言,志愿服务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是集体投入与付出的结果。
  眼下,郭建勇正在筹备迎接党的二十大的书法志愿服务活动,在他看来,书法创作内容就要紧跟时代步伐,展现时代活力。未来,他还计划着尝试新途径,比如说通过抖音直播等形式开展书法公益讲堂,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岗位是平凡的,奉献是无私的。郭建勇凭着一颗质朴、良善的心,积极践行志愿精神,躬身力行、笃行不怠。今年56岁的他,已经对退休后的志愿服务生活充满了期待,那时候有了大把的时间,可以更好地大展拳脚、肆意挥洒。
  郭建勇说,这些年来,参与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不计其数,他在奉献的时候同样在收获。他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活动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需要提升的方面,他总是在输出后,转过头继续深耕学习输入,然后再输出,如此往复,在奉献的过程中也提升了自己,这也是一种修炼。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志愿者郭建勇:播撒书法的种子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