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王九亮 通讯员 贺方志 报道
本报讯 今年以来,莒县审计局不断创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式方法,搭建工作载体,推行“望、闻、问、切”四诊法,探索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新思路,达到“治已病、防未病”效果,全面促进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提升,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好“经济卫士”。
勤“望”。善于观察被审计单位各方面的情况,练就敏锐的目光,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详细观察被审计单位的工作环境、工作实物、工作人员精神状态,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初步评估;查阅被审计单位账簿表册、出台文件、会议记录、内部控制制度及工作流程等相关档案资料,掌握第一手材料;现场察看被审计单位重大民生公益项目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详细观察,发现存在的风险点,确定审计重点。
善“闻”。善于倾听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各方的声音,搜集其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准审计切入点。该局在认真听取被审计单位负责人的述职情况,从“听”中发现问题线索,从“闻”中找到蛛丝马迹,为下一步审计提供重点和方向。同时,还与被审计单位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部分工作人员座谈,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被审计单位领导“三重一大”纪律执行情况、重大经济政策和决策部署及履行职责方面存在的问题、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执行情况等,发现被审计单位工作短板和存在的问题。
会“问”。该局善于多渠道了解、咨询相关单位和个人,在询问中解开疑惑,发现问题或证实问题,取得可靠的审计证据,最大程度降低审计风险。对现场审计发现的疑点问题,向财务人员、业务经办人员和分管领导详细询问疑点问题的来龙去脉,刨根问底,最终确认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审计建议。咨询外部单位和个人,对能从外部取得的证据,尽快咨询并取得合法审计证据;对专业性比较强的疑点问题,向相关领域的专家咨询,获得技术支持。向纪委、组织部门发函咨询了解被审计领导个人遵守廉洁情况。
重“切”。审计不仅要发现问题,而且还要会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当好“经济卫士”和“管理谋士”。该局对审计发现问题的主要事实是否清楚,相关证据是否适当、充分,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否适当,评价、定性分析和处罚意见是否适当等进行认真分析,确保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处罚到位,降低审计风险。
同时,该局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系统性因素还是人为因素,是流程问题还是制度缺失,得出正确结论,提出可操作性审计建议,并形成完整的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