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东港区委区政府通过开展“访企问需”行动,组织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深入项目发展一线,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
跑出来的发展律动
  

全媒体记者 史树梅
通讯员 卢立平 袁浩
  3月16日,来自东港区工信局的数据显示,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1.7亿元,同比增长24.9%。这是东港区交出的1至2月份工业发展成绩单。
  此时,在城西一处循环利用项目推进现场,东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工程建设科负责人李崇胜正在指导项目负责人郑世杰做着开工建厂的各项准备。“科长隔三岔五就来,有时候连水都顾不上喝!”郑世杰感慨,有了党委政府的护航,企业抓生产经营心里格外踏实。
  服务,不仅仅是坐在窗口内盖章、办手续。在东港区委区政府一班人看来,只有沉下去、面对面,才能知道企业家想什么、企业发展需要什么,服务才能有的放矢。
  3月11日,东港区委书记刘祥龙到龙佰钛业项目、力山特智能行车等在建工业项目现场开展服务;3月9日,东港区委副书记、区长何文到山东黄海科技创新研究院对接人才引进事宜……翻开东港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工作日志表,映入眼帘的是他们密集到企业和项目一线问需、解难。
  在他们的带动下,更多的区直部门、镇街干部挺进生产发展一线,走到生产经营者身边,靠前服务,依法协调解决企业想办单靠自己力量又办不了的事。
  不怕麻烦,甚至主动“找麻烦”,东港区对辖区内72家规上工业企业和127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全部派驻“项目专员”“驻企专员”。建立跟踪服务制度,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企业遇到的棘手难题。
  针对入驻企业“急难愁盼”,该区实行“一张图、一本账、一班人”工作机制,台账式管理、解决、销号。根据企业共性需求,今年以来,东港区先后开展了“政策云宣讲”“安全问诊”“人才云招聘”“技改专项贷”企业对接会等专项服务活动36场次,上门开展送政策、送安全指导等服务590多场次,受益企业达1300多家。
  然而,主动服务不等于干扰企业。在东港区,流行着一句话———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一方面要减少对企业各种检查、督导次数,一方面要保证管理服务不打折扣。该区灵活采取“搭线把脉”工作方法,即借受理企业申请事项、帮企业完善手续之机,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动态,预判企业可能遇到的难题、掌握企业的服务需求信息,及时会同有关部门施以援手。
  山东比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便是“搭线把脉”工作方法的受益者之一。几个月前,该企业来办理产业链拓展的相关手续,区工信局及时捕捉到该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并对接人才部门进行线上招聘。目前,招聘的专业技术人才已经到岗到位。
  最近,李崇胜跑企业、跑项目现场更勤了———一段时间以来,这里项目密集落地,各种审批服务的任务加重。“只有摸准实情、吃透实情,审批服务才能更精准、贴心。”
  前不久,东港区专门下发“访企问需”通知,要求党员干部走下去,了解项目、企业在建设中的困难,集中解决一批难点、痛点、堵点。东港区工信局一位负责同志感慨,“访企问需”是一面镜子,既照出了民意诉求,又照出了服务短板。民意在哪里,短板在哪里,服务工作的创新就要往哪里使劲。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跑出来的发展律动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