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部队到地方,他以实际行动彰显着退役军人的本色,苏同珊———
本报通讯员 金洁
曾经投身军营,驰骋江海保家卫国;如今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奉献社会,16年的部队生涯,锻就了他服从命令、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换下军装,身份虽然改变,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
他就是岚山区安东卫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苏同珊。
热心为民 乐于助人他是服务对象眼中的“孺子牛”“得抓紧给他们办啊,不能把他们的事情耽误在我们手里,你说是不是?”这是2021年底苏同珊被调到安东卫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以来,经常挂在嘴边勉力他人也是要求自身的话语。
为了做好退役军人创业扶持和困难帮扶工作,他常年自驾到各个村居实地调查了解,奔波在区街村三地及银行之间,及时办好每一笔创业贷款及困难帮扶申请。不论何时何地,服务对象只要电话或者微信联系到他,都会在第一时间对他们的诉求予以解答,能办的立即帮助解决,不能办的做好解释工作,让自己的服务真正惠及退役军人群体。
用他的话说:“看到他们就是看到另一个我,只有我们把他们当家人,尽心为他们办好事,他们才能把我们当亲人。”
刻苦学习 事事好勤他是同事眼里的“老黄牛”在部队参与训练活动多,参与文字材料少,刚到退役军人服务站时,由于对信息采集、系统录入等工作不熟悉,对电脑操作不够熟练,苏同珊有点不适应。但军人的精神要求他坚持,他说:“组织、领导让我负责这项工作,我就要做好,要对得起组织、领导的信任。”
面对新的工作岗位,他从零开始,不断地向领导、同事请教学习,提升业务技能,最终成为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为把好疫情防控关,每天他都对村居摸排的外地返岚人员情况表梳理汇总,对照管控要求逐一核实管控措施是否准确、到位。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从“他能干好吗”到“他干得不错”,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让他逐渐得到了领导、同事的信赖,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爱岗敬业 任劳任怨他是奔波于山间的“小蜜蜂”
护林防火是基层工作中最艰苦的一项工作,不仅单调乏味而且责任重大,尤其是进入防火季以来,天气干燥雨水匮乏,苏同珊几乎每天都要与同事一起巡山查林,到各个防火点转转,看看人员是否在岗,森林防火宣传喇叭是否响起,再与护林员一起到山林间转转,消除隐患,确保不留死角。工作是辛苦的,也是平凡的,但他仍以饱满的热情去面对,没有任何埋怨。“这样工作是快乐的,也是充实的。”他咧着嘴笑道。
“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我只有更加努力干好本职工作才能不负‘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的光荣身份。”从部队到地方,他以实际行动彰显着退役军人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