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以“纲”为线,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

  张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将其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完整、准确地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对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十分重要。
  坚持党对民族团结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保证民族工作不变形、不走样、不偏离。一方面,地方上下各级加快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畅通各个渠道脉络,增强民族事务的沟通解决能力。另一方面,民族团结工作既要“聚人心”,也要“聚人才”。民族事务管理需要现代化人才来支撑,民族工作者能够将民族理论和政策落实到实处,形成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由于民族事务的特殊性,基层民族工作人才更加紧缺,更需要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
  全面学习贯彻党的民族制度和民族政策,深化各族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是政治保障。一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前进方向决定发展道路和国家命运,新时代发展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个充满现实性挑战和不确定性可能的漫长过程,需要凝聚起各民族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切认同。另一方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推行的民族制度,不仅是具有中国发展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而且是有效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制度。
  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是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保障。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之基。通过准确把握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发展劣势等,配合以因地制宜的区域支持政策和针对性的区域支持举措,从各族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进一步强化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扶持力度。其次,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是脱贫之后重要接续工作的指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功成果的基础上,正确引导民族地区发展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衔接顺利过渡。通过继续加大对脱贫地区的产业扶持和资金支持,引导扶贫产业和乡村振兴的密切衔接,打造民族地区特色乡村产业,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第三,借助“一带一路”发展契机,推动沿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一带一路”贯通我国4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以及贵州、甘肃、云南等多处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地区,能有效带动周边民族地区的发展契机和机遇。
  大力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保障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行稳致远。一方面要实现民族事务治理的法治化。依法处理民族问题与民族事务,实现民族工作的法治化和制度化以及进行法治建设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保障和现实依托。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法治的思维和方式,公平公正地依法依规处理民族问题和民族事务,保障各民族及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和合理诉求,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增强对国家法律、政治事务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建构民族地区的多元法治型治理模式,实现道德与法治的双重治理。在充分尊重各族人民权利的同时亦能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从而进一步赢得各族人民对国家政治共同体的认同,顺利构建起更加和谐美好的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打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政治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工作单位:中共日照市委党校)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以“纲”为线,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