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孟凡星
通讯员 王 飞
“我已经入舱8天了,烟都戒了,可为什么比我进舱晚的人都回家了,我还是不能出舱?”一位大爷情绪激动地问道。
五莲县中医医院周丽安慰说:“大爷,您核酸检测没有连续两次阴性,可能与最近焦躁的心情有关,您得保持心情舒畅,饭后到楼下院子里活动活动,不要过于担心核酸检测结果。说不定明天出舱的就是您……”
满面愁容的他笑了。次日晚上,同事告诉周丽,大爷出舱了,还特意嘱咐同事务必转告:谢谢昨天开导我的护士“闺女”。
周丽听到心里美滋滋的,作为驰援上海抗击疫情的一名护士,周丽在接到通知时,没有丝毫犹豫,逆行出征。
由于上海龙耀路方舱医院是应急而建,设施设备不齐全,甚至有些简陋,患者初到都会情绪焦躁,周丽就用自己热情周到的护理服务和暖心的话语打消他们的顾虑和疑惑,给他们带来信心。
在方舱医院,每天她不光给病人做好心理疏导,同时还要办理出入院手续、安置床位、核酸采集、领取发放物资……
4月13日,上海疫情单日新增再创新高,入舱人员急剧增多,一口气跑上4楼对于一般人来说都要气喘吁吁,可她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还一趟趟地将物资搬上4楼,体力严重透支,但当她看到患者无助的表情和期盼的眼神时,她好像浑身充满了力气,忘记了劳累,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
一天工作下来,她全身湿透,衣服都能拧出水,脱下手套,汗水便顺着指尖往下滴,双手又红又肿、奇痒无比,此刻她累到不想说话了,只想早点休息,好迎接明天的战斗。
在经过32个日夜的奋战后,5月8日,她与战友一同完成了区域内最后一批出舱人员的转运交接及后续消杀工作。不久,她又转战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
这里收治的大多是患有基础病的老年危重确诊患者。老年人痰液量较多且比较粘稠又无力咳出,她就冒着在吸痰过程中痰液有可能喷溅到防护面屏和防护口罩上的风险,用吸痰器帮助他们清痰。
为了避免吸痰时因操作不当导致气道痉挛,诱发和加重呼吸困难,周丽集中注意力,视气管为血管,一刻也不敢松懈。
当她小心谨慎地将吸痰管送入气道内,听着被吸出的痰液在负压的作用下发出“滋滋”的响声,她马上转头看向床旁的监护仪,看见血氧值稳步上升,呼吸越来越顺畅,患者的嘴唇也渐渐变得红润起来,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这些操作在平时对她来说是“小菜一碟”,但是现在她身穿防护服,戴着防护面屏,就要“雾里”插管,只能凭着经验和自己积累多年的专业素养来完成,每次她都能精准吸出痰液。
当看着患者带着开心的笑容出院和家人团聚,周丽所有的心酸和压力都在瞬间化为乌有,她感到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