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日照街道建立“一三四五”红色物业工作机制———
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
  

本报通讯员 白璐 肖倩
  日照街道现有344个小区,其中各类老旧小区233个。为改变基础设施滞后和管理缺失老旧小区多、老年人群与流动人口多、问题诉求和矛盾纠纷多、小区治理难的“三多一难”问题,今年以来,日照街道以“红色物业”为切口,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一三四五”工作机制,抓谋划、扩覆盖、快组建、提质效,探索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片区整合、三方联动、协同共治”的老旧小区治理新路径。

  “一个核心”引领高位统筹抓谋划
  日照街道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突出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管理的整体设计,建立起上下联动的红色物业推进体系。
  实施书记项目牵引,将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覆盖攻坚作为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成立老旧小区红色物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社区、物业、城管、环卫等部门参与的工作专班,配备专职物业办副主任;召开红色物业建设推进会议,明确年度红色物业建设任务,分工协作、强力推动。
  进行培训学习提能,坚持分类对标学习,组织社区书记到潍坊、威海学习老旧小区红色物业做法;对拆迁安置小区,组织村居党支部书记到岚山区学习官山红色物业模式;举办物业专题培训班,对物业经理、业委会主任200余人进行了培训,推动小区物业服务与管理“双提升”。
  推进三级联动聚力,街道组建红色物业党建共同体,成立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临时党总支,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社区、网格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荐社区“两委”成员、业委会委员担任物业企业监督员,吸纳符合条件的物业企业负责人、业主委员会委员担任社区兼职委员,组建功能型网格党支部80个、党小组201个,每月联议协商解决问题,激活治理末梢。

  “三种模式”探索因地制宜扩覆盖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有效覆盖,探索符合街道特点的“社区+片区+自治+智治”的老旧小区红色物业新模式,使98个“三无”小区实现有人管。
  自3月份开始,日照街道在芙蓉社区试点“社区+智慧物业”模式,采取“社区+智慧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三方协商、先体验后付费的办法,接管了13个“三无”小区,体验期内物业公司靠上优质服务,采取流动保安、片区保洁和智能识别相结合,体验期后由社区召开业主大会征求居民意见,现已覆盖到6个社区、26个老旧小区。
  与新东港家和物业合作,探索推行“社区+国企托管”模式,将全街道分为四大片区,每个片区明确1名项目经理,社区为每个老旧小区配备1名网格员担任物业协调员,采取直接进驻模式,推行“企业先期投入+低收费+先尝后买”的模式,根据居民需求提供基础性物业服务。现已托管43个“三无”小区,既提升基础设施,又解决居民烦心事。
  针对无物业服务、居民人数较少、自治意愿强烈的老旧小区,尝试实施“社区+业主自管”模式,指导小区成立业委会,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实行业主自治、物业自管,探索酬金制模式,由业委会众筹资金购买保洁、秩序维护、维修等服务,社区牵头每月统计秩序维护、保洁、绿化、公共维修等情况及支出,定期进行张榜公示。现已有29个“三无”小区实现了自治管理,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四步实施”推进“定选优细”快组建
  将业委会组建作为红色物业建设的关键一招,实施定计划、选骨干、优流程、细组织四步工作。
  深研细谋定计划,街道召集3次会议专题研究业主委员会组建工作,将同一物业管理区域、平房区域进行整合剔除,本着先易后难、先小后大的原则,制定全年业委会组建的路线图和计划书,照“图”推进。充分摸底选好人,各社区根据路线图和任务目标,在各小区进行详细摸底,全面了解和掌握小区情况,通过“小区听、居民荐、物业推、活动引”等方式,选取居民骨干和关键人,并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为后续组建打好基础。压茬推进优流程,研究业主委员会组建流程,在符合法定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将业委会组建流程优化为6个环节、24天,各社区对照优化流程列出上、下半年攻坚小区计划,稳步推进。严密实施细组织,各社区严格执行选举程序,依法依规严密推进,抓好筹备组会议、议事规则、人选联审、公示、业主大会5个关键程序,街道全程进行业务指导,现已组建业主委员会67个,共计组建149个,占城市小区总量51%,全街道共产生业委会成员1453人,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五项机制”赋能规范运行提质效
  通过党组织搭平台、多方齐参与、经常化考核,变社区物业“单打独斗”为“共建共享”。
  健全三方联动机制。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联动9项制度,邀请物业项目经理和业委会主任列席社区党建联席会、网格议事会,社区工作人员列席物业公司和业委会的工作例会,定期摸需求、解难题。今年先后协商解决充电桩设置、晾晒区、改造项目变更等问题210余件。
  健全阵地共建机制。在有条件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物业窗口,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采取现有物业用房提升一批、老旧小区闲置用房改造一批、单位用房借用一批相结合,先后建成明珠网格、卫生局小区等132个网格党群驿家和小区议事厅,开展文化宣传、惠民活动600余次,把活动和服务送到居民身边。
  健全教育动员机制。依托“法律进小区”等活动,广泛宣传《民法典》等有关法规政策,提升小区居民对物业服务界限与物业收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综合运用教育、制度、奖励等手段,教育引导党员、居民、物业公司共定小区公约,由三方联合成立积分兑换超市,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小区事务。
  健全吹哨报到机制。将“红色物业”纳入“双报到”项目清单,在职党员参与服务1万多人次;小区物业、网格党支部常态化组织志愿服务队,为居民提供义务维修家电、免费理发等服务;对社区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吹哨报到”机制,引入职能部门参与,推动执法力量下沉,解决绿景园防水、荣安广场电梯等问题700多个,物业投诉率下降8%。
  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出台《城市社区管理考核办法》,把物业覆盖和业委会组建作为对城市社区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物业服务小区星级管理考核评价办法》,建立三方量化赋分评价体系,采取日常管理、季度考核、年底星级评定的方式,6月份进行了全覆盖考核评价,通报表扬排名前10的物业项目,约谈提醒排名后5的物业项目,倒逼物业服务整体提升。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区域·东港】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