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黄建玲
通讯员 邢 奥
第二十五届省运会开幕在即,国网日照供电公司锚定“办赛精彩、参赛出彩、发展增彩”目标,围绕省运会场馆建设、环境整治、服务保障等重点任务,系统筹划、精细管理,扎实推进各项保障工作,护航省运会,竭力保供电,为举办一场“齐鲁风格、日照特色、体育特点”的盛会贡献国网力量。
让党旗飘扬在每个现场
面对重大活动保电,国网山东电力已形成“省市县一体、当地为主、各地协同”的保电体系,可统筹全省保电资源,确保保电力量最大化。
“要坚决打赢省运会保电攻坚战,为举办一届精彩、出彩、增彩的地方盛会镌刻突击姿态、彰显铁军风采、展现电力担当。”今年5月份,国网日照供电公司主要负责人在省运会电力配套工程竣工暨保电动员会上发出号令,以“电靓省运”为主题的峰会保电登高行动全面展开。
“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响应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8月21日,在日照奎山体育中心,党员突击队队长徐传光正带领队员巡视设备。
作为山东省运会的主场馆和开幕式的举办馆,巡视检测任务繁重。从备战开始,徐传光就和他的突击队队员们放弃了节假日休息的时间,每日对所有设备先后进行3轮次的全面检测维护,确保设备可靠万无一失。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国网日照供电公司构建“1+1+7”保障指挥体系(1个保电领导小组、1个开幕式前沿指挥点、7大保电分区),成立客户侧“1+5”彩虹党员服务保障团队,明确供用电双方联系人,搭建24小时应急联络机制。开展省运会用电需求深度对接,收集宾馆、景区、亮化等“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全程做好跟踪服务。以保障场馆安全用电为核心,按照“一馆一策、一户一策”原则,从运行方式、值班制度、设备防护等方面编制保电细则66份,确保灯头、插座、话筒等“最后一纳米”用电安全。
让科技增效融入到每个现场
8月6日,国网日照供电公司组织开展“媒体看电力,电靓省运”活动,记者们来到220千伏照秦线82号塔线路巡检现场,了解电力员工利用无人机进行杆塔线路精细巡检,对省运会供电设备进行全面体检。
据介绍,通过无人机搭载高清镜头,可以及时发现杆塔顶部一些毫米级的缺陷,输电运检中心通过“人工巡视+无人机精细化巡视+集控站在线监测轮巡”的三重巡检机制,确保避免设备本体发生故障。
“110千伏公园站全部负荷已转供,负荷正常,公园站转供至明望台站负荷约15.6兆瓦。”8月15日下午,国网日照供电公司开展厂站全停“一键转供”演练应用。本次实操通过“一键转供”对大学城站10千伏博东线和学太岚线进行调电操作,共用时31秒,实现厂站全停负荷转供由小时级到分钟级。该功能的应用,实现变电站全停负荷快速转供,实现了由“人工调控操作”向“系统智慧调控操作”的转变。
为让科技融入每个现场,国网日照供电公司深化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应用,推动保电工作向“人工智能”转变,着力解决不稳定、效率低等问题,确保电网设备状态“看得全、看得清、看得准”。构建“空地一体化”监控体系,配备55架无人机、856台智能巡检机器人、2500套可视化监拍装置,实现输电通道、重要变电站关键部位24小时全天候监视,隐患“分钟级”管控。打造“五个一”精益调控,研发具备“一键转供、一键同步、一键群控、一键核对、一键发布”五大核心功能的数字化保电指挥系统,实时监测运行数据,实现供电负荷由“人工转供”变为“程序转供”,效率提升90%以上。
让万无一失落实到每个现场
8月18日,国网日照供电公司统筹全省保电资源,提前调集青岛、潍坊、临沂等单位应急发电车支援保电,场馆接入应急电源。发电车的成功接入,意味着在省运保电上,除了ATS(自动转换系统)和UPS(不间断电源)外,实现了第三重的供电保障。
比赛期间,国网日照供电公司将出动应急发电车16台,投入应急保电人员490余人、抢修队伍24支、抢修车辆32台,确保紧急情况得以快速高效处置。
“提高供电保障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实战。”电网调度班副班长陈磊廷说,面对点多面广的电力保障任务,调度员们针对4个不同保电场景,编制了14个应急演练预案。
为应对疫情压力和省运会保电的双重考验,8月17日,国网日照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变电运检中心实行“24小时”封闭值班制度,运维值班人员及监控值班员第一时间集结,实行“不见面,零接触”交接班。一旦发生事故或出现异常,该中心将严格按照事故预案进行操作,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省运会保电任务。
为完成这场重要保电任务,国网日照供电公司落实最高标准、最有效组织保障、最可靠技术措施、最饱满精神状态、最严明工作纪律“五个最”标准,牢固树立“任何设备都有可能出故障”的风险意识,对涉及保电的17座变电站、31条输电线路、30条配电线路,每日进行3轮次“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排查,累计发现各类问题隐患72项,并逐个落实消缺计划,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
全力以赴保供电,周密护航省运会,国网日照供电公司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