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玉晓
一
走下楼梯,好像有点转晕了,老刘定了定神,斜眼看了看旁边的电梯。这个冷漠以对的电梯老刘太熟悉了。工作30多年了,办公区换了三次,眼见年底就要退休了,这个自己用过的也是唯一 一个有电梯的办公区。
有电梯是好,毕竟自己办公室在8楼,血压高再加98公斤的体重,上下楼可不是闹着玩的,可年初局里响应全县节能倡议,打造绿色办公样板,要“多楼梯,少电梯”,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再想到自己老婆每次回家堵在电梯门口逼着自己走楼梯减肥,老刘的火就不打一处来:这跟节能有嘛关系呢。
刚走到停车场,看到自行车前面放置了一块告示牌,上面醒目地写着几个大字:1号到10号施工,禁止停车。
二
临近中午,传来“咚咚”敲门声,孙大妈便猜测是老刘回来了,大半年了,老刘明显看出老了,几次三番竟然忘记带钥匙。
孙大妈打开门,老刘喘着粗气,人未进,肚子先挤了进来。
“怎么样,不是习惯了吗,不是退伍军人吗,本事呢?”孙大妈笑着说道,“我天天得伺候你,收拾家,社区活动、社区防疫什么的我都参加,也没觉得累,你就是‘懒’的,横草不动的。”
说完,孙大妈得意地看了看自己的身材,标准体重,三高皆无。
老刘看了看得意忘形的老婆子,以及她那盯着自己略微缩小的肚子的眼光,无地自容。
“小云都两个月没来了吧。”孙大妈提高了音量。
“不来好,我还清净呢。”老刘装着乐此不彼。
“净嘴硬,光本事了,晚上做梦喊谁的名字。”孙大妈从厨房端出米饭,嗔着说。
说实话孙大妈还是高兴的,胖人减肥,贵在坚持,毕竟老头子这几个月的锻炼是有成效的。
“一会小云带孩子过来吃饭,你到下面市场买点水果去。”大妈换了说话的口气。
话没说完,老刘就拉开门,顺楼梯一路小跑下去。
三
忙了两个月,小云手头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便跟母亲约好周末上门,实地查看“冷战”结果。
停好电动汽车,小云朝父母的楼洞走去。
听到敲门声,老刘心里纳闷,谁来了呢。
老刘敞开门,小外甥女欢快地从门外飘进来。
“姥爷姥姥,我想你们。”乐乐的声音真甜。
老刘瞬间感到心里酥软,像融化了一样,脸上也乐开了花,“乐乐,你可来了。”老刘蹲下把脸朝乐乐伸来的小嘴迎过去。
“我们是走楼梯上来的,老师说了,不要乘电梯,要节能。”亲完老刘,乐乐便急不可耐地说,稚气的脸上透露出对这个美好世界的无限珍惜。
未经世事还未弄懂何为“节能”的乐乐居然也谈节能,这让老刘有点自卑,脸上的笑容也有点收缩。
“哎……哎……乐乐来了,过来过来,看姥姥给你做的啥好吃的?”
“姥姥,我可……想你了!”乐乐把“可”字拖得老长,乖巧地用头蹭着孙大妈的身子,回头冲着老刘说:“姥爷,您肚子呢?”
四
夏天如约而至,到处青丛绿簇。局里紧锣密鼓地张罗即将到来的“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也因应了夏天般的火热。可唯有一件事,让大家忐忑不安:今年的活动增加了“节能”征文项目,题材不限,文字不限。关键的一点是有奖征文,仅这一点让大家好一阵期待,兴奋过后,大家都觉得无所适从。写作,跟生活又太相似,有时候面对的太多,反而无从下手。简单,才是一切的要义。
大家都觉得难,都在苦思冥想。
这也重新激发了曾是“文艺青年”老刘的斗志。不好“动”的老刘挥斥方遒,刷刷刷,写了几首诗,为适应现代写法,老刘特意放弃了自己擅长的“晦涩”写法。在“文艺青年”的世界里,“诗”——只有“晦涩”才有“深度”。
五
寒潮刚过,县城迎来了第一场雪,对北方来说,一场瑞雪,总会带来些许期望。
吃过早饭,老刘骑上大金鹿便奔向单位,如棉絮般落下的雪花轻轻地落在老刘刚买得西装上面,空气沁人心扉,甚至有一丝甜甜的感觉。毕竟上个月节能征文活动得一等奖的喜悦还在。拐过路口,老远就看见单位门口站了很多人,疑惑中老刘赶紧用力蹬了几下。
将近单位,门口两侧悬挂的条幅映入眼帘:“感谢刘永富同志捐献充电桩,助力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出行。”随即门前列队两侧的领导和同事们的掌声响起,这里面老刘赫然看见了县里的主管副县长,老刘眼睛有些湿润了,眼泪忍不住滴到脚下的雪地里。
“楼梯,看似普通,却是一条绿色之路,老刘,您的故事县里都知道了,您为全县节能工作作了很好的表率。今天是您的退休之日,退休之前,您以切身经历为大家指明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谢谢您……”谢局长站出来说,“县里郑县长今天特地过来为您颁发‘退休证书’,希望您退休后能继续发挥余热。”
大家的掌声此起彼伏。
“走,咱们上楼去……”郑县长握着老刘的手,亲切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