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工作稳定、收入满意、生活环境优美、居住条件舒适,陵阳街村———
描绘“幸福底色”塑造“内在气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全媒体记者 管玉杰
  通 讯 员 法德杰
  这个村,农业产品营销额突破30亿元,集体经济收入40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4.5亿元。
  这个村,先后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幸福村”“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山东省宜居村庄”“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创新管理奖”等荣誉称号。
  这就是莒县陵阳街道陵阳街村。

筑牢民生底线 托起幸福生活
  秋日,漫步在陵阳街村,放眼望去,街巷整洁,道路两旁绿树成行,三五成群的村民在文化广场上唠家常、健身,几个孩子在旁边嬉戏打闹……气氛欢乐祥和。
  “现在不愁吃穿,还住上了小别墅,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这是村民们见到记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这仅仅是陵阳街村改善民生、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一个缩影。
  从2005年开始,陵阳街村先后投资1亿多元,建成户型135平方米的公寓楼1座和306平方米的小康楼200余栋,供村民免费入住,实现全村居住高档楼房,还投资1500万元建成辐射周边7个村庄的综合服务大楼、社区服务大厅、超市、医院、警区、幼儿园等。
  “孩子上幼儿园、小学都不用出村,接送孩子也方便。”陵阳街村妇联主席翟玉花介绍,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学生,村里每年给予400—800元的补助,大学生一次性补助1万元。
  不仅如此,陵阳街村探索实施村民医疗保障制度,免费为村民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村民看病不再花钱,医疗养老保险达到全覆盖。并率先在村内进行了电气化改造,成为日照市第一个电气化村;补贴农业发展,每年给予务农户每亩300元的补贴,对于村内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提供住房并每月发放米、面、油,并按年龄给予150—600元补贴。
  在此基础上,自2010年起,陵阳街村还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建设,整治陵阳河河堤石砌,保持河道畅通,河水清澈;建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厂,全村污水通过管道收集,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排放或再利用(灌溉花草树木);实施社区街道“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态效益。
  家门口就能上学,足不出户享受优质医疗,家家户户住上高档楼房……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犹如和煦春风,温润着百姓心田。

培育特色产业 构建发展高地
  “这是我们村投资的冷库项目,自2001年起分批次建有恒温库、低温库,目前总储存量在20万吨左右。”陵阳街村冷库水产城负责人胡友海告诉记者,该库以仓储为主,村集体通过出租获取收益。
  据了解,陵阳街村具备建造十万吨至千万吨级的冷储设施能力,已掌握国内最先进技术,并与山东农大、青岛农大等院校科研机构有紧密的合作关系。
  致富路上,多点开花方能更有保障。除发展冷链物流外,陵阳街村还依托厂区面积大、公用地多、居民区住房规整、电力基础设施完备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光伏产业。
  2017年6月,陵阳街村光伏发电项目通过相关部门验收。如今,该村已建成一个技术先进、规模达25兆瓦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每年发电量可达3250万度,年集体经济效益突破3000万元。
  2013年,陵阳街村通过举办桂花节推动桂花产业兴起,2014年被省节庆咨询委批准冠以“中国陵阳桂花节”的名称,且确定了节徽。2016年,省节庆高峰论坛在陵阳街村举行,推动了这一活动的健康发展。
  在乡村战略的实施中,陵阳街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桂花产业提升计划,依托千亩桂花园,重点打造“陵阳富桂园”这一集文化、桂花、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并将五千年来先祖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于新的文化景观中,努力将桂花产业园打造成特色突出、景观鲜明、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旅游景区。
  “不管是发展冷链物流技术,还是光伏产业、桂花产业,这些实打实的项目让陵阳街村在实现产业振兴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创新发展路径。”陵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更好地提供对口帮扶经验,陵阳街村以扶贫济困、共同富裕为己任,积极参加全国扶贫行动,先后帮助甘肃省临洮县三益村和莒县8个镇、村发展扶贫产业,均实现了脱贫目标。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该村创新实施的“农光互补”模式在全国推广。

推进文化惠民 助力乡村振兴
  深秋的傍晚,走在陵阳街村的广场上,一支支由村民组织的舞蹈队,让广场热闹非凡。
  “这些舞蹈队都是我们村的村民自发组织的,一开始村民们都害羞,只敢在家偷偷跳,后来在组织者的劝说下和带动下,大家都来广场跳舞了。”村民马德英说,如今喜欢跳舞的人多了,村庄更热闹了。
  为切实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陵阳街村综合考虑了各个年龄段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需求,建设了可供村民唱歌、跳舞、看电影的电子屏舞台以及篮球场、健身器材等,同时在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置了室内书刊阅览室和文化活动室,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活动需求。
  移步该村农家书屋,汇集综合类、少儿类、生活类、科技类、文化类、政经类等实用书籍7000余册。
  “以前想看书,还得跑到城里的图书馆,很不方便。现在家门口就是书屋,书的种类很多,放学后,成为我们学生一处好去处。”该村学生李子琪连连称赞。
  农家书屋已成为村民学文化、长技能、强本领的“加油站”。
  现在的陵阳街村,现代化的设施和便捷的场所为群众开展多样化的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可靠的载体,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村民们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娱乐活动。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塑魂”,既要看“颜值”、更要看“气质”,如今,这累累硕果已经遍布在陵阳街村的角角落落。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描绘“幸福底色”塑造“内在气质”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