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高泽街道探索“党支部+联合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实现从“果园”到“果篮”直采直销———
小葡萄串起 9 个村的“甜蜜经济”

  本报通讯员 朱庆鹏
  近日,走进五莲县高泽街道黄龙汪村弘泽果蔬合作社联合社的葡萄大棚,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翠绿的葡萄苗吐出新枝、长势喜人。再过几天,经过果农精心追肥和修剪后,便将进入休眠状态,静待来年春天果满枝头……
  据了解,联合社现有现代化葡萄大棚6个,占地8000多平方米,明年第一年见果即可产葡萄21000公斤,年收入可达63万元,其中联合社可实现增收22万元。
  谁能想到,这错落有致的6个葡萄棚下,曾是一片凄凉的荒山裸岩,如今却承载着联合社抱团致富的希望,摇身变成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沃土”。
  黄龙汪村曾经是莲西片区市定贫困村,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2016年,黄龙汪村不等不靠,搭上脱贫攻坚的顺风车,利用20万元扶贫资金建设冬暖式大棚2个,率先发展产业扶贫项目。第一年,2个棚净利润达3万元。
  2020年,尝到产业发展甜头的黄龙汪村成立了五莲县溢丰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积极探索“支部领办、合作经营、村民入股、红利共享”的发展新路子。第二年,该村又乘势而上,积极争取149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再建占地面积30余亩的果蔬大棚6个。
  葡萄产业发展初期,该村党支部书记王绪和为打消村民顾虑,切实发挥“头雁引领”作用,从跑运输转行种葡萄,四处找苗子、求技术。2019年,他又以个人名义陆续投入330万元建设24个果蔬大棚,连同村集体的8个棚,共同打造了云牧生态果业基地,以规模化发展带动集体产业提质增效。
  随着经济效益的不断攀升,村集体尝到了甜头,也让群众有了盼头。今年合作社利用衔接资金新建的6个棚尚未投产,该村已经有80%以上的农户报名入股合作社。
  该合作社始终坚持品质最优,所有苗木都是直接从农科院引进的新培育第一代幼苗,且通过合理搭配、错峰成熟,实现了采摘期的“超长待机”。
  同时,为打响品牌知名度,合作社专门注册认证“云牧优果”商标,所产葡萄全部采用“农超对接”、电商直供、入园采摘等模式,实现从“果园”到“果篮”的直采直销,减少了流通环节,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一根竹竿难渡海,众人划桨开大船”。该片区内窝疃、下河、中村等其余8个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为打破发展困境,高泽街道连同该片区党工委带领相关村先后到云南、临沂、青岛等葡萄基地考察。
  经过多方调研取经,引导片区内合作社打破原来死守“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立足强村带弱村,成立以黄龙汪村葡萄产业为利益联结体、以9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依托的弘泽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正式由“单兵闯市场”实现“抱团打品牌”。
  今年年底,9个村将第一次以联合社形式实现收益分红,真正走出了一条“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农村有奔头”的乡村振兴多赢之路。
  近年来,高泽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以黄龙汪村葡萄产业为载体,持续用好用活扶贫资金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探索“党支部+联合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集体找资金、找路子、找办法,抱团扩规模、打品牌、闯市场,以“葡萄为媒”为强村富民“甜蜜赋能”,闯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8 版:县域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小葡萄串起 9 个村的“甜蜜经济”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