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我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构建“区县、镇街、村居、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
让“老有所养”的幸福成色更足

  全媒体记者 张磊
  “家门口有了这个好地方,可真是太方便了!”在东港区石臼街道津海社区养老服务中心,69岁的刘光会正与老友们一起排练节目、交流技艺,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
  津海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于今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共分为上下两层,一层设有“长者餐堂”、读书角,二层设有日间照料室、理疗室、曲艺剧社、老年解忧超市、银发俱乐部等休闲活动场所,还为老年人建立医疗健康档案,提供预防、诊断、康复保健为一体的医疗服务。
  临近中午,“长者食堂”内饭菜飘香,刘光会又和老友们纷纷前来就餐,一荤一素一饭一汤只要12元,在这里老人不仅能享受到营养均衡、美味可口、价格实惠的饭菜,还有了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养老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坚持高起点谋篇布局、全方位供给保障、多元化改革创新、广覆盖普惠民生,构建“区县、镇街、村居、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养老服务设施扩存量、提增量,全方位打造供给“服务圈”,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让“老有所养”的幸福成色更足。
  在全省率先制定《关于加强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规划、建设和移交管理办法》,建立社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规划、建设、移交和使用“四同步”机制。
  在区县层面,通过社会化运作、社会资本投入等办法,每个区县至少建成了1处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统筹布局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网络。
  在乡镇街道层面,采取新建或升级等办法,推动乡镇敬老院向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转型,全市54个乡镇街道转型率达100%,由乡镇街道引进养老服务专业机构连锁运营,面向社会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等服务,将服务网络链接到社区村居。
  在社区村居层面,加快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连续三年将养老设施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0处、建设农村幸福院+长者食堂600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到100%,打造“康养在社区、离家不离村”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在家庭层面,顺应多数老年人特别是政府兜底的特困、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在家的意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落实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等措施,实施贫困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设立“家庭照护床位”2000余张。
  与此同时,针对农村困难老年人的养老难题,依托全市统一建立的老年人数据库,将城市智慧养老平台“嫁接”到农村,推广了智慧养老平台、服务驿站、服务项目、服务对象“四位一体”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重点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子女在外工作的社会老年人等,提供居家上门服务。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有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30处,农村幸福院1852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如今,随着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养老服务,让“养老”变成“享老”。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让“老有所养”的幸福成色更足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