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红色引擎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岚山区黄墩镇坚持党建引领赋能高质量发展
  

全媒体记者 侯庆萍
通 讯 员 卜祥兵
  寒冬腊月,记者在岚山区黄墩镇看到,草涧村蔬菜大棚里农民正在做着采摘前的准备工作,姚家沟的蓝莓大棚里种植户正在进行疏枝作业,陈家沟夷兴板栗合作社冷储库房车间工人们正在整理货架,金丰公社农田里的冬小麦发芽吐绿,为冬日的山野带来勃勃生机……严寒挡不住发展的热潮,一幅奋进小康路上的动人画卷呈现眼前!
  如何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2022年,黄墩镇坚持抓党建促振兴,突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加快“党建融合发展、农业产业升级、文化旅游培育、社会治理创新、民生持续改善”五个体系建设,让党建领航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强化社会治理、改善保障民生最鲜明的底色。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党建工作不仅要通盘考虑,树牢“融合”理念,还需精准落子,找准融合路径。
  为此,该镇坚持“分类推进+整体提升”,努力在激发党组织内生动力、调动工作积极性上抓出新局面。
  着眼打造坚强基层红色战斗堡垒,该镇创新开展“书记夜谈”活动,班子成员不定期到各新村党总支,与党支部书记开展谈心谈话,让农村党支部书记“通政策、明方向、知责任、快落实”,让思想和行动与镇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同频共振。健全完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优化议事决策流程,全面规范村级权力运行,引导农村干部规范履职。同时,结合村级党组织分类提升三年行动,开展“班子成员包联重点村”“强村带弱村”“五面红旗村与‘强基’村共建”等活动;抓实“双十双百”培优载体,开展乡村振兴“擂台赛”活动,让“整天围着地头转”的党支部书记走上“讲台”分享心得、解码乡村发展。
  农业现代化这条“金扁担”,一头挑着“绿水青山”,一头挑着“金山银山”,作为传统的农业大镇,黄墩又该如何让“金扁担”挑出发展的好日子?如何让党支部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探索“双社联合+支部领办”,实施“党建+村集体增收”项目,开设集体增收专题“擂台赛”,该镇努力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壮大村集体经济上拓开新路子。
  这其中,金丰公社是被反复提及的案例。该镇引进金丰公社专业种植公司,探索村级合作社与金丰公社合作种田,建立“双社联合·土地托管”发展模式,实施从“种”到“收”的全程托管服务。
  该镇党委书记王志远向记者算了一笔账:通过整合边、渠、沟、堰等,为集体新增10%-15%的耕地;通过品种、耕种、田间管理、作业、收获、收购等服务的统一,将小农户生产嵌入现代农业产业链,实现综合收益提升20%左右。以年收入2000元/亩计算,扣除成本,村集体、农户、金丰公社每亩分红分别40元、804元、292元。
  此外,该镇在传统农业发展助增收上动脑筋,实施“支部领办·多元发展”增收工程。积极推进镇级联合社建设,吸纳38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黄墩粮囤”联合社,打造“黄墩粮囤”自主品牌,开发蜜薯、鲜姜、板栗、杂粮4个序列产品,走绿色生态品牌化发展路子。
  党建飘“红”,产业透“绿”,也为黄墩的民生事业增色添“彩”。
  该镇坚持“一网统管+精准服务”,努力在创新网格化微治理、促进治理效能提升上蹚出新路径。
  着眼于更加精准的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该镇开创“党建引领、一网统管、精准服务”社会微治理模式,将村级网格再细分,推选“小巷管家”,每个管家联结20-30户,实现为民服务更精准更贴切。建立镇与村党支部、党支部与微网格员、微网格员与农户三个微信群,实现政策快达、信息快传、事项快办,有力激发群众自治与党群共治活力。
  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不断刷新农业农村发展模式,激活了黄墩镇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红色引擎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