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人勤春来早 协商助农忙
——市、区政协农业农村界委员开展“到界别群众中去”实践活动
  

全媒体记者 费洪芹 李静
  万亩桃花万亩果,只待春风绿满园。阳春三月,东港区三庄镇万亩黄桃园里,微小的花骨朵向阳而长。
  “一年之计在于春,黄桃是三庄的主要农业产业之一,桃园春季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当年桃果的产量与品质,而年初营销谋划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桃农当年的收入。”三庄镇党委书记李海明在活动开场就“打开天窗”问良策。
  3月7日,日照市政协和东港区政协农业农村界的5名委员,将“到界别群众中去”实践活动,既在会议室“摆上桌”进行“协商”,又把教学开到了黄桃种植的田间地头。从种植到营销的“微协商”,让黄桃种植大户和产业链相关业主直呼“接地气、真过瘾”。
  三庄黄桃始种于2018年,目前规模已近万亩。“去年以来,我们成立了‘三庄黄桃产业党建联盟’,完善了‘党支部+合作社+大学+社会企业+跨界合作’的机制,打通了农资、养护、加工、销售产业链,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我们渠道建立起来了,但往来不够经常,联合作战还没形成战斗力,如何在全国打出‘三庄黄桃’品牌呢?”市政协选派三庄镇挂职的党委副书记孔庆宏汇报了联盟一年来的工作,同时提出了不足。
  “桃树在花蕊期容易碰到倒春寒,可以在寒潮来临前浇水,降低地温,延迟花期……”青岛农业大学园艺系主任段艳欣教授,是第二次受邀为桃农、合作社技术人员作专业技术辅导了。
  “如果能打通‘种植—深加工—电商销售’产业链堵点,进一步掌握黄桃销售话语权,那么就可以提升黄桃产业附加值,带动富民增收……”广发黄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光法在座谈中打开了“话匣子”。
  东港区农业农村界政协委员、五姑洞府林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王培红也接着表示:“我们要抱团发展,在品质提升上下功夫,通过土壤改良、科学施肥等方式提升黄桃质量,争取早日让‘三庄黄桃’由论斤卖到论个卖的转变。”
  “建议在文化包装上发力,持续举办‘桃花节’活动,做活做火三庄的‘三生三世三十里桃花’,借助黄桃产业研学等渠道进一步宣传推荐三庄黄桃。”东港区政协委员、三庄新时代青年发展协会会长孔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东港区政协副主席马俊刚也表示:“探索建设三庄黄桃大数据平台和三庄黄桃智慧交易市场,打造三庄数字农业或智慧农业,让东港特色的优质农产品搭乘智慧平台的快车驶向农业信息化现代化的新时代。”
  “真希望像这样的现场培训活动能多一些、再多一些,有政府掌舵、专家把脉、委员参与,以后这里的黄桃肯定会越做越大,办起桃花节、采摘节,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庙沟村党支部书记、山外山蜜桃合作社负责人任佰英满心期待地说。
  你一言,我一语,谈问题、提建议。交流发言中,参加活动的市、区政协委员及三庄黄桃产业联盟和种桃大户畅所欲言、共商发展,一条条有效建议在碰撞中升华,在讨论中明晰,为三庄黄桃下一步发展探寻路子。
  “委员从界别群众中来,应该到界别群众中去,深深扎根于界别群众之中。今年,市政协在全市政协系统创新开展‘到界别群众中去’实践活动,就要把活动搬到基层现场帮助解难题,让老百姓觉得政协就在身边。这次三庄黄桃产业发展协商座谈,宣讲惠农政策,倾听桃农心声,汇聚桃农智慧,引领抱团发展,帮助桃农共富,协商出了接地气的成果,为三庄黄桃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合力。”市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主任鲁永文如是说。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人勤春来早 协商助农忙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