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秦钊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在岚山区广袤的大地上,机器轰鸣,农民们来回穿梭,开足马力开启春耕加速模式,全力以赴打好守护粮食安全的主动仗。
早——下好春耕备耕“先手棋”
“这块地的透气性还是不太理想,咱得再加把劲。”3月10日,岚山区巨峰镇宏山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李祥龙正在和社员探讨土壤改良问题。
今年一入春,李祥龙便忙碌起来,带领社员翻耕土地、改良土壤、维修机械、托管茶园……“在区农业部门的支持下,目前我们已检修了60多套设备,培训了百余名农机手。”李祥龙笑着说。
早在2月,岚山区农业局就组织全区20多位种植大户到南京农业大学进行培训,听专家讲解“三农”热点问题、学习机械化新技术等,5天的培训,让包括李祥龙在内的种植大户们收获颇丰。
农民坐进大学讲堂学习,这只是今年岚山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粮食安全生产的一个缩影。
做好春耕备耕,对于确保全年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岚山区农业农村局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抢农时、备农资、强服务,“线上+线下”齐发力,全力下好春耕备耕“先手棋”。
农资到家——推出“保供稳价”春耕组合套餐,畅通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销售渠道,目前1400余吨花生、玉米等种子,5000余吨化肥已填满各个仓库。
农机到位——开展“农机闹春耕”系列活动,提前检修农机,已完成各类农机具检修6000余台套。
农技到田——组织百余名“田秀才”和“土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开展线上小麦管理技术培训,发放各类“明白纸”8000余份。
强——科技为现代农业插上翅膀
向土地要粮,更要向科技要粮。
在碑廓镇西辛兴村的土豆种植基地,农机手娴熟地驾驶着播种机,开沟、下种、施肥、起垄、铺设滴灌带、铺膜一气呵成,十几分钟,一垄土豆就播种完毕。
“以前,10个人忙活1天才能播种1亩土豆。如今,靠着科技的力量,3个人1天能播种10亩,30亩土豆最多4天就能完成,既提高了效率也节省了人工。”兴旺农机服务合作社工作人员王刚说。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农作物良种、先进农机、技术推广……今年新科技、新技术正成为岚山广袤田野上的“新宠”。
在黄墩镇,一架满载肥料的无人机在麦田上空匀速飞行,白色的雾状肥料均匀喷洒下来,喷洒的误差能精确到厘米;
在虎山镇,4台土壤墒情监测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农户利用手机就能远程操控田间喷头进行喷灌作业。
科技的力量给田野带来无限希望,良肥、良机、良法让岚山的粮食安全更有“科技范儿”。
汇——各方力量汇聚浇灌丰收希望
“国家政策好,购置农机还有补贴,大家买农机的积极性当然就高了!”说这话的是巨峰镇建森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厉建森,今年他们合作社新购了12台套机械,全都投入到春耕生产中,预计春耕面积将达到16000亩。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岚山区广大种植户受此鼓舞,纷纷选购智能、高效、适用的农业机械,助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其实,不仅仅是农机购置补贴。
眼下,在岚山区中楼镇,地力性补贴全镇小麦面积已经丈量完毕、录入系统,技术人员正在大力宣传测土配方施肥和良种推广,切实把各项涉农惠民政策宣传到户。
“目前,全镇正加快推进耕地地力补贴的发放工作,推进‘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开展小麦苗情监测和技术培训,全力保障春季农业生产。”该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铆足干劲,扑下身子,岚山区正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精气神,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层层绘就万亩良田好“丰”景。